详细说明
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办事处驻华征集处
张瑞图(1570-1641)草书七律
手卷 水墨绢本 1620年作
30.5×373 cm
题识:前有尊酒行。东邻老儒谭道业,锦屏醉拥如花妾。夜闻候吏报除书,除书不下心烦热。西菴老僧谈苦空,朝朝拔刺谒王公。王公白眼来听法,扬扬座上暘玄风。不如眼前一杯酒,清茗苦菜招红友。心中有事口即传,不省真空与妙有。借问先生真不真,高歌一曲杨柳春。庚申,芥子图书。
钤印:张瑞图印
此卷张瑞图《草书七律》创作于万历四十八年(1620),距离黄姬水《草书自作诗》正好一个甲子,此时承平已久的朱明王朝朝野局势已发生极大改变。
是年在位长达四十八年的万历皇帝朱翊钧驾崩,皇太子朱常洛登基,拟于次年改元泰昌。然仅不到一个月,就发生了“红丸案”,泰昌帝暴亡,成为明代三大悬案之一。而后年幼的天启皇帝即位,从此东林党与阉党掀开党争的序幕。此外,各地民变此起彼伏,后金又是虎视眈眈,积重难返的明朝开始陷入危亡前奏。
而张瑞图为万历三十五年(1607)探花,初授翰林院编修。新帝登基,朝廷展开新一轮人事调动,张瑞图亦得以擢升为左春坊中允,任职于詹事府,掌管侍从礼仪及驳正启奏等事务,很快又被升为詹事府右谕德、少詹事,逐渐进入权力中枢。
这一时期,张瑞图的书法面目亦有明显改变,从之前疏朗肆意的文人书法转为舍圆就方,纵牵横撑的狂异用笔、结体。传统文化中,“方”往往代表正直,而“圆”有世故之意,张瑞图书法的标新立异,或许与其在时势变化中违心为魏忠贤书丹纪功、题生祠匾后内心懊悔有关。
是作款识“庚申,芥子图书”,钤盖“张瑞图印”,“芥子”或“芥子居士”署款常见于张瑞图中早期作品,包括《行书歌行》(1616年作,《古代书画图目》京9-047)、《行草书〈后赤壁赋〉》(1619年作,四川省博物馆藏)、《行草感辽事作诗卷》(1621年作,《中国法书全集·张瑞图》3)以及《行书画马歌》(1621年作,上海博物馆藏)等作。
本卷布局得宜,字距紧密,行距疏朗,用笔流畅,骨力内蕴,局部略见涨墨,整体用笔方圆结合,浓淡有别,气沉力满,富有文人雅逸韵致。而部分书写如“有、邻、闻、传”等字已见方折或横撑用笔,预示着其书法嬗变的轨迹。晋江市博物馆藏张瑞图同年所作《卫民祠碑》书风相近,可作参考。
内容《前有尊酒行》,《白毫庵集》中可见同题诗文。张瑞图好酒,曾有《醉为家人所詈》,诗云“饮罢更复醉,颠倒不自持”,亦曾不顾医生劝阻仍要饮酒,称“莫信杜陵言,浊醪有妙理”,另有《独酌吟》《和饮酒二十首示莲水弟》等亦是有关饮酒诗篇。本卷所云“不如眼前一杯酒,清茗苦菜招红友。心中有事口即传,不省真空与妙有。”同样饮酒忘愁,自得其妙。
张瑞图的书法与王铎、傅山、倪元璐、黄道周等有“晚明五大家”之称,又与董其昌、邢侗、米万钟齐名,亦有“南张北董”之誉,可见成就之高。而本卷长达近4米,为其艺术面目转折的最重要时期所作,骨力苍劲,静穆朴茂,识者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