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首页澳门中信国际拍卖公司拍卖时间与征集
1.牛坤(1762-?),字次原,天津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授户部主事。嘉庆二十一年(1816)提督云南学政。以从弥侍射赏花翎,后官至太仆卿。他与干嘉学派中的重要人物阮元、凌廷堪等往来密切,与张桂岩、胡树思、杨庆琛等人亦颇有交往。
2.黄钺(1750-1841),字左田,号左君,安徽当涂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嘉庆二十四年(1819),由赞善升为礼部尚书,加封太子少保衔,官至户部尚书。工诗文、擅书画,山水晚年专学王原祁,笔墨苍厚。花卉则长于画梅,每邀御赏。著有《壹斋集》《画友录》《二十四画品》等。
3.李佐贤(1807-1876),山东利津人,字伯敏,号竹朋、石泉。道光十五年(1835)会试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道光十八(1838)年殿试,后任文渊阁校理、国史馆总纂。道光二十四年(1844)典试江西,道光二十六年(1846)出守福建汀州知府。精鉴别,收藏法书名画极富,有《书画鉴影》《古泉汇》《石泉书屋印存》《得壶山房印寄》《武定诗抄》等行世。
4.胡小琢(清),名春华,字实君,山东济南人。道光进士,官至太守,室名“遂性草堂”,以收藏金石书画有名于时。身后藏品多归泰州宫子行本昂,复又归无锡廉南湖、吴芝瑛夫妇,吴之瑛《帆影楼纪事》中著录“四王吴恽”精品数十件,皆胡小琢旧物。
5.许延暄(清),生卒年不详,字煦堂,满洲人。精鉴别,富收藏,潘伯寅尚书致陈簠斋手札中屡称之,亦咸同间之闻人也。
6.廷雍(1853-1900),字绍民、邵民,号画巢,别号溪山野音,梦兰、木兰。清宗室,满洲正红旗,爱新觉罗崇恩之子。官直隶布政使。书宗北魏,山水初法王石谷,后出入王鉴、王时敏,上窥倪、黄,苍润秀逸。
7.钱容之(1915-1998),山西人,民国时期寓北京,师从徐宗浩学习书画与鉴定。以收藏书画名,颇富收藏,与徐石雪、周肇祥、张伯驹、韩慎先、王以坤、惠孝同、徐邦达等交往甚笃,为书画之友。
8.徐宗浩(1880-1957),字养吾,号石雪,江苏武进人,久居北京。精山水、松石,尤善作竹,亦工篆刻。民国期间曾任中国画学研究会评议、副会长,东方绘画协会顾问、古物陈列所顾问。解放后被聘认为中央文史馆馆员。著有《墨竹述要》《画竹人传》等行世。
9.周肇祥(1880-1954),字嵩灵,号养庵、退翁,浙江绍兴人。清末举人,曾肄业于京师大学堂、法政学校。民国间曾任北洋政府官员,东方绘画协会干事、委员,古物陈列所第四任所长。与金城等创办中国画学研究会,乃京津画派领袖。工诗文,擅书画,精鉴赏。著有《东游日记》《婆罗花树馆题记》《宝觚楼金石目》《宝觚楼杂记》《退翁墨录》等。
10.惠孝同(1902-1979),原名均,字孝同,号柘湖,别号松溪、晴庐,北京人,满族。1920年入中国画学研究会,拜金城为师,专攻山水,1925年升为研究会研究员。与溥雪斋,溥毅斋,关松房,溥儒等创立“松风画会”。1927年与金荫湖、胡佩衡等共组“湖社画会”,编辑《湖社月刊》,历任画会干事、评议、教员、副会长,“湖社画会”天津传习社社长、天津分会会长。解放后,历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常委,北京中国画院艺术委员会常委、主任委员,新国画研究会常委、研究组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惠孝同先生富收藏,精鉴赏,北宋王诜《渔村小雪图》卷就是惠孝同先生1950年购得,后捐赠给北京故宫博物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