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中信国际拍卖公司拍卖公示快速成交

名称:澳门中信国际拍卖公司拍卖公示快速成交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8.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21327931

更新时间:2025-06-29

发布者IP:203.168.26.83

详细说明

  澳门中信国际拍卖公司拍卖公示快速成交

  清 盛时彦为纪昀 铭阅微草堂用砚

  长14.2cm

  估价:RMB 800,000-1,200,000

  来源:小孤山馆藏器,得自纪氏后人许心如

  备注:许心如为撰《清代纪氏文物考》(手稿)

  此砚为纪晓岚伴书日用之砚,且随纪晓岚完成了《阅微草堂笔记》,当是纪晓岚珍爱之物。端石所制,砚材并不厚大,但持之颇为趁手,便于携带。砚质亦精,色乌紫,表面兼有蕉白、鱼脑、火捺等石品,质细润,宜于发墨。砚形为因材而就,呈卵圆形,正面浅开砚堂,至首部深挖作墨池。砚首留两处棕黄色石皮,巧刻作飞龙及火珠,并依其形状浮雕祥云地子,刀法古朴而形貌生动。火珠处嵌宝以饰,于乌紫石色上尤显辉灿不凡。砚背磨平并刻铭款,右侧刻『纪氏』、『家珍』二椭圆篆印,中篆书作『阅微草堂』四字,以证其为纪晓岚伴身之物。左侧题刻刻小字隶书,极工整秀丽,文为:『此砚随河间先生有年矣,供先生考典籍、录异闻,遂教世之心,达劝惩之旨,实利赖焉。时彦承先生意,嵌珠以光其额,镌志以彰其功。当藉夫子之手,泽文章同传不朽。嘉庆庚申(1800年)中秋佳日,门人盛时彦。』从中可见,此砚铭为纪晓岚门人盛时彦为之题刻,且砚额上的宝珠,也是盛时彦为之镶嵌而成。

  盛时彦,字松云,清代北京人,为乾隆年间文学家纪昀弟子。从纪昀游,素为纪所倚重并引为知己。嘉庆五年(1800年),盛时彦合刊纪昀所作滦阳消夏录、如是我闻、槐西杂志、姑妄听之、滦阳续录,五种笔记,定名为《阅微草堂笔记》并印行,且为是书作序。

  此砚铭纪年嘉庆庚申,恰与《阅微草堂笔记》付梓刊行在同一年。盛时彦铭中亦记:『此砚随河间先生有年矣,供先生考典籍、录异闻,遂教世之心,达劝惩之旨,实利赖焉。』可见纪晓岚撰写《阅微草堂笔记》时正是用此砚研墨伴书。可想当是《阅微草堂笔记》刻板付印前后,恰值中秋,纪晓岚遂请其得意门生,也是刊校《阅微草堂笔记》的功臣盛时彦,为自己的这方随身砚刻铭、嵌珠,以『彰其功』。

  世传纪晓岚藏砚成癖,其藏砚之丰,以『九十九砚斋』称。而从此砚上门人盛时彦的转述来看,纪晓岚爱砚并非仅赏其石质、观其纹理,他也会将伴身砚视作墨友。对于这方赖以书作的老砚,纪晓岚亦在著作完工后,请门人『嵌珠以光其额』『镌志以彰其功』,文中不提半字砚材、石品,更似为门人作志,这种藏物心境,恐怕可与米芾拜『石丈』相媲美了。

  清 纪昀铭青花砚

  长15cm;宽10.5cm;高3.5cm

  估价:RMB 4,500,000-5,500,000

  来源:

  1、小孤山馆旧藏;

  2、翦淞阁旧藏

  记录:中国嘉德,2012年5月12日,翦淞阁-文房宝玩专场,Lot.2579。

  著录:纪昀,《阅微草堂砚谱》,徐世昌本,民国丙辰(1916年)。

  出版:黄玄龙主编,《金石癖:文房搨本集》,台北:翦淞阁,2011,页204。

  此方纪晓岚铭青花砚,为纪晓岚自用砚,亦是如今存世不多的见著于《阅微草堂砚谱》的纪氏藏砚之一,且其砚铭另著入纪晓岚爱孙纪树馨所编校的《纪文达公遗集》之中,可谓名砚。

  此砚为端石良材雕就,砚色青紫泛红,色泽莹润,石质致密而细腻,发墨不滞。视其石品,有青花、火捺等,便无纹饰亦可赏可观。《纪文达公遗集》中记此砚铭为『题青花砚』,亦是以此砚石品为名。砚作圆角长方形,砚膛平浅,墨池深凹,其砚堂边缘及墨池边缘皆起平滑的阳线以拦水,制作殊为规矩。砚背开浅膛,内镌有纪晓岚铭行书一首:『紫云割尽无奇石,次品纔珍蕉叶白,如今又复推青花,摩挲指点争相夸。一蟹不能如一蟹,可怜浪掷黄金买。请君试此新研砖,挥毫亦自如云烟。庚戌(乾隆五十五年,1790)腊月晓岚题。』此砚铭颇具纪晓岚个人的行文风格,善讽时事而洒脱自若。

  文中『紫云』乃喻端石,唐代诗人李贺的《杨生青花紫石砚歌》中有:『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即为赞端石之语。古代文人对端石石品的鉴赏由来已久,宋代《端溪砚谱》载端石:『石性贵润,石色贵紫,干则灰苍色,润则青紫色。』可见早期文人赏端石,以色紫而石润为上。在当时,端石中所谓蕉白、青花、火捺、鱼脑等石品纹理,皆被视为石病次品,纪晓岚铭中遂有『次品纔珍蕉叶白』一句。然而『紫云』不易得,『紫云』砚料枯竭之后,众人便追捧『蕉白』,如今又复将『青花』奉为上品。砚铭中所谓『一蟹不能如一蟹,可怜浪掷黄金买』,即是慨叹砚石品质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差,价格却是一如既往地昂贵。

  砚铭前半段似是在针砭时弊,然而至最后一句,纪晓岚却又话锋一转,言:『请君试此新研砖,挥毫亦自如云烟。』仿佛将砚品、价格全部抛诸脑后,惟独展露出文人获得一方宜用的新砚的喜悦。如此纯粹的藏砚之趣,大有回归本真之意,也的确极符合纪晓岚的个人气质。

  董曲江曾言纪晓岚『名心尚在』,而从此方砚铭看来,名心尚在的纪晓岚,也仍保留着本真且纯粹的文人之心。对于他来说,身在追名逐利的朝野之上,如此亦是难能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