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国际拍卖公司价格什么藏品成交好

名称:哈布斯堡国际拍卖公司价格什么藏品成交好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2.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21315371

更新时间:2025-06-28

发布者IP:14.26.161.236

详细说明

  哈布斯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价格什么藏品成交好

  《草书七律》(1620年)与《行书画马歌》(1621年)作为张瑞图艺术生涯转折期的代表作,在创作时间上仅相隔一年。

  《行书画马歌》相比《草书七律》更多使用了偏向“成熟时期”的用笔状态,融入魏晋楷书的用笔,而在册页后半部逐渐更为洒逸,在书风上与《草书七律》更为相似,落款“芥子”“图”的笔态也是完全一致的。两件作品相互关联、相互映证,共同见证了张瑞图书风定型的关键时期。

  《草书七律》作为张瑞图艺术转型期的关键作品,恰如一面棱镜,既折射出张瑞图书风的蜕变轨迹,亦更深刻映射了晚明书法艺术从古典范式向个性表达转型的时代洪流。

  祝允明(1461-1527)小楷七言诗

  扇面 水墨金笺

  1512年作

  17×49 cm

  估价:RMB 600,000-800,000

  题识:人欲横流不易攻,留侯真是帝师雄。笑将二老归周意,翻作商岩羽翼翁。夜壑藏舟未厌深,皎然松雪映高林。闲云终作从龙雨,唯有留侯识此心。山中日月到华胥,涧饮芝餐乐自殊。苦被留侯容不得,须教人彘事相污。事定归来旧隐深,皎然松雪映云林。寂寂高谊千年后,似觉元之最赏音。苦谏臣通已谩为,一书光动紫巗芝。后人只说安刘重,不道留侯策更奇。先生节义重丘山,冠佩遥瞻汉嗣安。莫以隐沦忘世论,一身归结果何难。白发啻岩四老翁,紫芝歌罢听松风。半生不与人间事,亦堕留侯计术中。尺一招来四老翁,冥冥高兴振孤风。少微不是门人像,调护前星最有功。壬申秋八月,枝山祝允明书。

  钤印:吴门、允明、枝山祝氏

  诗文著录:元·王恽《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三十四《四皓图七首二》。

  说明:此扇面为过云楼旧藏,最初源自于北京拍卖会2011春拍“吴门雅集”专场。该专场展示了一本出自于江南顾氏过云楼收藏的《吴门雅集》扇面册。此本24开册页,含沈周2件,文徵明6件,唐寅8件,仇英4件,吴宽2件,王宠1件,祝允明1件。祝允明此作为LOT2023,成交价336万。

  明代吴门艺苑群星璀璨,其中以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最为世所称道。祝允明书法艺术造诣全面,既能以狂草挥洒出“奔蛇走虺势入座,骤雨旋风声满堂”的磅礴气象,又能以小楷展现出"清风出袖,明月入怀"的雅致风韵,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评价道:“天下书法归吾吴,祝京兆允明为最,文待诏徵明、王贡士宠次之。”足见其在吴门书派中的崇高地位,堪称明代书坛之集大成者。

  祝允明小楷早年精谨,师法赵孟頫、褚遂良,并从欧、虞而直追“二王”,后受益于《黄庭经》,王稺登评其:“古今临《黄庭经》者,不下十数家,然皆泥于点画形似钩环戈磔之间而已......枝山公独能于矩绳约度中而具豪纵奔逸意气”。

  此作款署壬申秋八月,壬申为正德七年(1512),祝允明时五十三岁。所书诗文见于王恽《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三十四《四皓图七首二》。此时祝允明正处于人生的转折期,但艺术创作却进入成熟阶段。据《怀星堂集》所载,此期祝允明常以“翰墨遣怀,诗酒自娱”来排解心中郁结。书此前人《题画诗》或可聊以遣兴,亦是其艺术臻于化境的精心之作。细观其笔意,既保留了早年师法晋唐的严谨法度,又渐显晚年疏放自然的个人风格,可谓"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结字疏朗而气脉连贯。线条凝练如屈铁,章法错落自然,尤以“捺画”重按轻提的独特处理彰显个性。此作不仅展现了祝氏小楷艺术的独特魅力,更折射出一代才子在仕途困顿之际,借笔墨以抒心怀的人生状态。

  刘重庆(1582-1632)草书李白《山中问答》

  立轴 水墨纸本

  176.5×52 cm

  估价:RMB 400,000-600,000

  题识: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沓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刘重庆。

  钤印:刘重庆印、鲜英阁

  鉴藏印:怀菊草堂秘笈、先人真迹峻池嗣守、江都万峻池考订名家之真迹、曾藏万氏怀菊草堂之印、峻池过眼

  刘重庆,字幼孙,号耳枝,掖城(今山东莱州)人,明末著名书法家,官至户部右侍郎。幼家贫,居大泽山红庙石屋内苦读,无钱买纸,采来柿树叶习书不辍。后人曾赞:“挥毫大泽龙蛇舞,采向空山柿叶稀“。后书法名震京师、宫廷,曾有“飞笔填点”的传说。万历三十八年(1610)中进士,后由献县令升为御史,因不依附宦官魏忠贤被诬为“奸党”罢官。崇祯改元再任御史,上书将魏逆奸党李永贞、刘若愚、李实逮捕正法。后任大理通政,升户部右侍郎。孔有德兵变围莱,刘重庆三次上疏,陈明莱州所处的重要地理位置及莱地失守将造成“面北中梗”“天下事直有不可言者”的严重后果,怒斥“拯溺救焚之师”的“逍遥自在”,备述莱州阖城军民浴血奋战、死守孤城的壮烈情景,请求皇上调边关精兵速援莱州,并自请降为御史督师赴莱,与莱州军民同生死,共存亡,情词恳切。终因兵部熊明遇主抚甚力,刘重庆主剿力争不得,郁愤成疾,崇祯五年(1632)七月初三卒。

  刘重庆此作最动人处在于其笔墨语言与李白诗境的深度契合。开篇“问余何事”四字,笔势如高山坠石,恰似诗人面对俗世疑问时的第一反应;“栖碧山”三字则笔锋一转,线条变得轻盈舒展,仿佛诗人已置身青山绿水之间。“笑而不答”四字尤为精妙,用枯笔飞白表现“笑”的洒脱,以连绵的游丝展现“不答”的含蓄,墨色的浓淡变化与笔势的收放之间,将李白那种超然物外的神态刻画得入木三分。

  刘重庆的线条语言极具个性特征。其用笔中侧锋并用,转折处多取圆势,避免了明代某些草书家过分追求险绝的习气。如“心自闲”三字,线条圆润饱满,墨色温润如玉,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中闲适的心境;而"非人间"三字则笔势大开大合,尤其是“人”字最后一撇,如长剑出鞘,力透纸背,将李白对尘世的超脱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刚柔相济、方圆并用的线条美学,正是刘重庆草书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