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哈布斯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征集费用合作机构
信札写本板块搜罗了晚清民国政要、文化两届诸多名家手迹。其中同光时期封疆大吏倪文蔚上款的信札册极为珍贵,该册辑张之洞、吴大澂、李鹤年、李鸿藻等人书信15通,张之洞信写于两人共同督抚两广时期,商讨缴费、治理海南、征收厘税等要务;其余信写于倪文蔚自广东调河南巡抚,治理黄河决口时期,通信者多为其协同治洪的合作伙伴。另有张之洞亲笔电报手稿而是余件,也是晚清重要历史资料。潘龄皋、马福祥、黄文中等人与清末民初甘肃财政厅厅长陈能怡的书信二十五通,则可窥西北政坛的一角。张道藩、蒋碧薇两人长信一通,写于二人建立关系之初,又是淞沪会战正激烈,沪宁一带西迁之时,今日读之,不省唏嘘。此外,还有翁同龢、林纾、李鸿章、熊十力、章士钊、叶圣陶、沈从文等人前贤简牍数十通,多有史书未及之秘辛。
张之洞、吴大澂、李鸿藻、李鹤年等晚清大臣致倪文蔚信札等十六通
清光绪间写本
1册48页 纸本 册页
28.5×19.2cm
估价:RMB300,000-500,000
张之洞手稿及手批电报等一批
清写本
约24页 纸本单页
尺寸不一
估价:RMB 90,000-100,000
提要:拍品含张之洞亲笔电报手稿约18纸,批示电报公函6份。其中明确署光绪二十四年(1898)电报4份:3月初四/七日申/亥刻电,致老河口转贾洪诏,通知其到京参加皇宫琼林宴;5月17日亥时电,致荆州俞钟颖道台,要求处理湖北“沙市事件”不可退让等;7月26/28日酉/午刻电,致盛宣怀,告知郑孝胥调任总理衙门章京,原待遇保留。
其余未署年电报,含致上海盛宣怀3通;沈秉承1通;上海樊棻1通;两江总督刘坤一4通;浙江巡抚恽祖翼2通;直隶总督王文韶2通;皖南道台袁昶1通;荆州都统瑞兴1通;荆州道台俞钟颖1通;长子张君立1通; 成都廖季平1通等。分别提及容闳欲在山东建造铁路;天气酷热,罗国瑞病倒,粤汉铁路测量暂停,宜物色他员备用;胶、旅既失,英觊吴淞,法索广湾,断不敢将长江许他国(此电或于东南互保之前);宁鄂关税收缴办法;汉口因江浙购米过多,米价飞涨;全数订购在中国刊售德文书籍;伍廷芳签订《中墨通商条约》;哥老会传教;小儿入都会试,派马队护送等事。为研究晚清政局国情之史料。
潘龄皋、邓隆、马福祥、丁道津、黄文中、许承尧、刘尔炘、黎丹等人致润泉信札十通
民国间写本
25页 纸本折页
33.5×19.5cm
估价:RMB 28,000-30,000
张道藩致蒋碧薇信札一通
1937年毛笔写本
5页 纸本单页
24.8×15.8cm
无底价
张集馨致李桓和诗札一通
清写本
3页 纸本单页
20×29.5cm
估价:RMB 13,000-15,000
提要:张集馨与李桓俱为清咸同间大吏,道光九年进士出身,博学多闻,然不擅军政,官运不佳;桓以荫官道员出仕,清明能干,故集馨虽年长一辈,二人却先后任江西布政使,交情颇深。此信为张集馨唱和李桓诗札,款识“黻堂三弟大人以四十自寿诗见示,属和即希大雅正之,椒云张集馨呈稿”。张集馨翰林出身,文笔极佳,然传世诗词不多,手札亦为拍场首见。
张集馨(1800—1878),字椒云,别号时晴斋主人,江苏仪征人,历任编修、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有自叙《椒云年谱》。
李桓(1827—1892),字叔虎,号黻堂,一号辅堂,湖南汨罗人,李星沅第三子。同治元年任江西布政使、巡抚,大力办理省城防务,并为镇压太平军筹措粮饷,政绩颇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