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皇室贵族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费用多少成交真高
今年征集上拍的4部天禄琳琅书,两部明版,一部清版,皆为《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后编》著录书,还有一部清内府写本《钦定天禄琳琅书目》。流传有绪,各自精彩。以下略依所在书目卷次为序,每书述其版本、流传及研究价值,以资鉴赏。
《东岩周礼订义》八十卷
宋王与之撰。与之字次点,号东岩,乐清(今浙江温州)人。师从松溪陈氏,尽得《周礼》之旨。后由郡守推荐,授宾州文学,迁泗州通判。所著有《周礼订义》八十卷,首列宋代说《周礼》者四十五家,博采汉唐六家、宋儒五十余家解义,集宋代周礼学大成。书中体现宋学疑经改经、重视义理之精神,后世有“汉唐礼学推贾公彦《周礼注疏》、宋代礼学舍《周礼定义》莫由”之说。
是书著录于《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后编》卷二之宋版经部。一册,存卷七十至七十一,计五卷。匡高19.7厘米,广14.9厘米。每半叶十三行,行二十三字,小字双行三十五字。白口,左右双边,双顺鱼尾,版心上刊字数,中刊“周礼订义卷几”及叶次,下无“通志堂”三字及刻工。卷端题“东岩周礼订义卷第九”。开化纸。已经改装,不存清宫装帧旧貌。
此本实为清康熙十五年(1676)纳兰成德刻《通志堂经解》本。《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后编》云此本:“前有祕书省下温州牒,次温州缴书申,次知温州赵汝腾荐奏,次检正都司看详,次旨授宾州文学;又绍定五年真德秀序,《编类姓氏世次》、《编集条例》、《序周礼兴废》,后有嘉熙丁酉赵汝腾后序。据牒奏,乃淳祐二年六月宣取,十一月缴进,十二月本州奏荐,三年正月降付,四月降旨授官。……在当时已镌版矣。书中采诸旧说五十一家,杜子春、郑兴、郑众、郑康成、崔灵恩、贾公彦六家外,余皆宋人。其以序官散附诸职,与古本异。”并云“是书近《通志堂经解》有重刊本”,实则此即康熙间通志堂刻本。通志堂本前原有扉页,刊“宋王东岩先生著 周易订义 通志堂藏板”三行,卷首有康熙丙辰二月纳兰容若序,每卷末题下有“后学成德挍订”一行,每叶版心下有“通志堂”三字及各页刻工名姓。以上刊记、版心下“通志堂”三字,此本皆无,自版心两边栏线不到底、原卷末刊记栏线中断被掩痕迹看,应是被垫去后再刷印所致。或以为“盖此乃徐乾学所刊初刻本,时雕板尚未归纳兰成德”,实未曾察觉各“通志堂”刊记皆被掩去。徐氏所依底本,据翁方纲《通志堂经解目录》引何焯批语,为明人李开先旧藏影宋钞本。
《东岩周礼订义》书成之初,即有宋代刻板,但印本流传至今,仅见中国国家图书馆一家藏宋本一帙,元明两代未见有其他刻本著录,至清代康熙间纳兰性德辑入《通志堂经解》,是为此书的第二个版本。《通志堂经解》所选底本多为宋元秘本,版本价值向称精善,其版刻字体严整疏秀,更为清初写刻之典范,今人黄裳《清刻之美》即称其“精写付刻,也是有代表性的官方刻本的标本”。其印本用纸多种,尤以初印开化纸、皮纸本最为少见,在清代便有以其皮纸本伪充宋版之记载,此函开化纸本天禄秘籍则是实证。
每册前后副叶俱钤“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八征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三枚朱文大印,观其形制,属副叶三玺之“大三玺”。首末叶钤“乾隆御览之宝”、“天禄继鉴”、“天禄琳琅”三玺。无其他私家藏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