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高成交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征集中心
文字著录相关人物:
1.王国维(1877-1927年),海宁人。早年追求新学,接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郭沫若称他为新史学的开山,不止如此,他平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牖,成就卓越,贡献突出,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深诣和创新,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他与本拍品收藏家罗振玉曾是至密之交,1913--1914 年他学术文章引用了本拍品。
2. 滕固(1901-1941),字若渠,早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留学日本,攻读文学和艺术史,获硕士学位。后又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获美术史学博士学位。善诗词书法,喜画荷。中国艺术史和美术考古学科的奠基者。在他的著名美术史著作《中国美术小史》和《唐宋绘画史》里都提及本拍品。
3. 岑家梧(1912~1966),先后在东京立教大学及帝国大学研究人类学和考古学。在贵州大学和贵阳大夏大学、四川社会教育学院等校社会系任教授,并抗战胜利后,从l946年起,岑家梧先后在中山大学、岭南大学、中南民族学院任职,曾担任中南民族学院教授、副院长等著有《史前艺术史》、《图腾艺术史》和《中国艺术论集等。1944年,在其《唐周昉仕女画论》一文中论述本拍品。
4. 吕佛庭(1911-2005),河南泌阳人,北平美专毕业。抗战时期,积极抗日。去台北后曾任教育部美育委员会驻会委员,兼台湾艺术教育馆美术组主任。先后任教于台北师范大学、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艺术专科学校、台中师范学校。台北故宫2017年10月份的“名山大川——巨幅名画展”,仅展出两件作品,一件是张大千的《庐山图》,一件就是吕佛庭的《黄河万里图》。著有《中国画史评传》《中国书画源流》等书。后一部著作里,详细论述了本拍品,评价极高。去年嘉德秋拍和本拍品同为张群旧藏的石涛册页,也有吕佛庭详细著录(《观张氏珍藏石涛大师双璧书画记》,《畅流》第21卷第7期,1960年5月)。
5. 朱省斋(1902-1970)是二十世纪有名的文史学家和书画鉴藏家。无锡人。四十年代在上海创办《古今》杂志,刊登人物故实、民情风俗和文献钩沉方面的文章,影响及于南北,且由此结识一批权要与名宿;喜好鉴藏书画并撰写赏鉴文章,与吴湖帆、张大千、叶恭绰、溥心畬、周作人、喜龙仁、徐邦达、苏庚春等均有交游。有《画人画事》《艺苑谈往》《书画随笔》《省斋读画记·海外所见中国名画录》和《朴园文存》。《艺苑谈往》里述及本拍品。
6. 金庸(1924—2018年),本名查良镛,浙江海宁人,著名作家、编剧、报人、学者、企业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其创作的武侠小说风靡世界,金庸小说还出现了大量衍生品,诸如电影、电视剧、歌舞剧和网络游戏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1965年,创办《明报月刊》,此刊有本件拍品记载。
7.周锡保(1910-1984),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教授;中国服饰历史的教学、研究奠基人、创始人。1984年完成我国第一部高等院校服饰史专业的教材——《中国古代服饰史》,填补了空白,为我国的服饰史教学、研究的发展和深入奠定了基础。本拍品图案作为唐代服饰被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