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哈布斯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中国征集收前期费用
傅抱石在重庆时期的作品,人物画大多表现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和人物故事,如屈原、苏武、石涛,同时也以古代优秀诗篇如《琵琶行》《长干行》等为创作的题材,他的人物画受顾恺之、陈老莲的影响较大,但又能蜕变运用,自成一格,以形求神。他还把山水画的技法融合到自己的人物画之中,一改清代以来的人物画画风,显示出独特的个性。
此作中,他刻意表现高士的内在气质,线条劲健,用笔洗练,注重气韵,深得传神之妙,达到了出神入化的效果。
黄宾虹 为李尹桑作山居图
立轴 水墨纸本
51×26 cm. 约1.2平尺
说明:上款人“壶父先生”即李尹桑(1882-1945),字茗柯、酩柯、榠柯、师实,号壶父、玺斋、鉥斋、秦斋、若虚、朱华、公之佗。工书法,临摹秦、汉诸碑,饶有金石气。画以花卉见长。刻印为黄士陵高足,精治小玺,印文方折硬挺,用刀生辣犀利,布局谨严稳重中多变化,作品载誉岭南。与黄宾虹、易大庵、邓尔雅交善。
《山居图》系宾虹公较为少见的细笔山水一路。黄宾虹致力于师法古人,尤醉心于对新安画派如弘仁、査士标、程正揆、程邃等人的精研摹写,乃至四十年代左右,仍可偶见其新安画派特有的疏淡清逸风格的创作。
读此幅,画家笔下所出甚放怀淡逸,构图削繁就简,布局规整自然,筑室栖隐于疏林溪岸边,背依坡石,面朝溪流;虽非崇山峻岭,却毋损其清幽深邈,画中云烟袅袅,山路蜿转,高士漫步于溪桥林下,一派避世耕读的隐逸之境。全画以笔见长,笔笔分明,尽现笔线之姿。笔墨苍秀,清朗明澈,极得恬淡之逸致,足证其笔墨在不同阶段自生面貌,各具精彩可观处。
黄宾虹与李尹桑为金石之交,早在1913年,宾虹公与蔡守、邓尔雅在广州设立贞社分部,李尹桑即系社中成员之一。1918年,李尹桑、易大厂在上海发起成立“海上印学社”,黄宾虹亦常参与社中活动。李尹桑曾为黄宾虹刻自用印章多方,宾虹公对李尹桑篆刻造诣极为倾赏,曾为李氏作《秦斋治玺图》,并在1917年致李氏信函中写道:“足下乐道信古,研心金石,颉篇史籀,都镕铸于缪篆镌刻之中,西泠完白,不足矜已。”
本幅以李尹桑所出麋公仿宋纸所写,逸笔草草,意蕴清雅,既是黄宾虹细笔山水的精品,亦是民国艺坛两位金石至交深厚情谊的见证,殊为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