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香港长江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利于提高成交热搜藏品
清中期周芷岩制竹刻山水人物图笔筒
高:11.5cm
估价:RMB320,000-400,000
备注:刘汉麟先生(1920-2006)有容堂旧藏
笔筒竹制,色泽黄润,底端竹节状微凸,包浆莹润,保存完好。笔筒上雕刻峰峦梯道,巨松挺立,其间各位老者乘骞驴,欲上栈道,在前者左手前指,回首召唤同伴,一副路虽漫漫,无所畏惧的神情,令人感动。山岩一角落行书“芷岩”款。
芷岩,即周芷岩,为周灏号,字晋瞻,号雪樵,又作芷款,尧峰山人、芷道人、芷叟、樵叟,因他有一副美须,风度潇洒,又自号“髯痴”,为嘉定人。周芷岩是嘉定派与吴之璠齐名的竹刻家。他在朱氏画法刻竹的基础上,更出新意,一变前法,通常以浅浮雕及平刻为主,不借画稿,以刀代笔直接在竹筒或竹片上刻山水、树石、丛竹,创造出凹凸皴法。此笔筒所见刻工薄刀轻披,凹凸抑扬,纤细曲折,无论从布局能力,雕刻技巧,还是文化内涵都是一件无可挑剔的竹刻杰作,为周芷岩艺术成熟期的代表作,极富文人气质。
Lot6680
清中期王梅邻制竹刻诗文笔筒
高:12.3cm
估价:RMB320,000-400,000
备注:刘汉麟先生(1920-2006)有容堂旧藏
笔筒竹制,色泽红润,底端微凸竹节,整体成圆筒状,包浆润密,保存完好。筒身满雕诗文:“人生得李青莲之才思、潘黄门之丰韵、范少伯之潇洒、石季伦之富厚,狂如阮藉,趣若陶潜,交友则苏学士佛印辈,侍儿则红拂绿珠,奴隶如崑仑一人,足矣!乘米家船,跨穆王马,穷岛屿之胜,探江海之奇,遨游于世上,不负花朝,无虚月夕,虽有他乐,吾不与易。”后署“壬辰小春月之望书于闲云自怡山馆,梅邻山人并制”。
梅邻山人,即王恒,字茂林,嘉定人。世代为嘉定竹刻名家,曾祖王谓诏得吴之璠真传,梅邻自幼承家学,善刻花卉,尤其以刻小楷着称。王恒的小楷有魏晋、唐之风,得其精髓颇具功力。其楷书竹雕作品字体遒劲挺拔、潇洒飘逸,行刀稳健、锋棱毕现,颇具金石味。
此件笔筒原为刘汉麟先生有容堂旧藏,刘汉麟(1920-2006年)是解放前上海正泰橡胶厂董事长,著名兰花收藏大家,陈巨来曾为他刻“兰缘”“兰知己”等印。该器风格雅致,大家镌刻,名家旧藏,传承有序,保存不易,实属难得。
参阅:竹雕「临江送别」图笔筒
《雕刻之珍——明清竹刻精选》,40 页,台北历史博物馆,2005 年
参阅: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竹雕山村归客图笔筒
上海博物馆藏
Lot6664
明早期剔犀镶银里碗
直径:19cm
估价:RMB150,000-300,000
备注:英国藏家旧藏
出版:Bluett & Sons, "From Innovation to Conformity - Chinese Lacquer from the 13th to 16th centuries", June 1989. No.20
参阅:《烟云集:曾在斋藏宋元明清漆器 . 第二册,千文万华一:明中期明晚期漆器》32、176 页,2023年
碗敞口,口沿刻阴线,用来固定银胆。外壁满雕如意云头纹两层,黑间朱线两道,底端为一周香草香草纹,圈足。雕刻旋转回环,甚为流畅,具繁华之美,是甚为高档的明代漆制品。
剔犀又名云雕,日本则称屈轮,甚为推崇。《格古要论》:“古剔犀器皿,以滑地紫漆为贵。如胶(焦)枣色,俗谓之枣儿犀,福州旧仿者,色黄、滑地圆花者,谓之福犀。”《髹饰录》:“剔犀,有朱面,有黑面,有透明紫面。或乌间朱线,或红间黑带,或雕黸等复,或三色更叠。其文皆疏刻剑环、绦环、重圈、回文、云钩之类,纯朱者不好。”
Bluett & Sons(简称 “BLUETT’s,1884-1988),布鲁特父子商行,为英国20世纪最为重要的经营中国艺术品业者之一,为1884年由阿尔弗雷德·欧内斯特·布鲁特(Alfred Ernest Bluett,?-1917年)创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