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成交澳门中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信息

名称:提高成交澳门中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信息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5.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21111786

更新时间:2025-06-13

发布者IP:14.151.33.91

详细说明

  提高成交澳门中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信息

  宋 英石『华盖峰』

  高61.5cm

  估价:RMB 1,200,000-2,500,000

  来源:丁文父泥留斋旧藏

  出版:

  1、丁文父,《中国古代赏石》,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244页。

  2、《泥流斋旧藏中国古代赏石》,嘉木堂,2002年。

  展览:

  1、泥流斋旧藏中国古代赏石,嘉木堂(香港),2002.10.19-2002.10.30。

  2、泥流斋旧藏中国古代赏石,嘉木堂(伦敦),2002.11.7-2002.11.15。

  此方英石『华盖峰』颇有追摹米芾研山之意。其以黄英石为质,石色青黄灰三色交渐,表面津润如有流水,扣之声颇清越。其状多皴褶窝陷,水道、襞折、胡桃壳纹等石品备具,赏之不尽。视其石势,多诡谲变幻,不似明清赏石独峰或横峰的造型。其主峰高耸,头角峥嵘,上有危崖倒悬,有奇峻入云之态。立峰脚下,丘峦起伏不尽,壑垄交错,其间一小峰与俯瞰群岭的主峰遥相呼应。并有一孔洞前后贯通,增一分玲珑清幽之感。整体观此石之峰峦,颇与米芾《研山铭》中所绘相类,尤其视米公画中『华盖峰』『月岩』『上洞口』『方坛』诸景,多可与此英石峰壑相对应。丁文父先生曾在《中国古代赏石》一书中考察此石修治痕迹,认为其经过了深度加工,如在高峰轮廓曾经修斫、中部下凹处曾经雕凿,左侧三座小峰峦的山梁曾经打磨、其中的洞穴内壁亦有钻孔凿痕。如果结合《研山铭》中『华盖峰』诸景来看,这些修凿痕迹是否是以米芾那方南唐研山为摹本而作的呢?米芾得李后主研山,爱之甚笃,在当时已广为流传,宋人又有自作研山之风尚,那么以当世名石为摹本也是十分自然的事情。此英石『华盖峰』存原铁梨木底座,一木整挖而成,整体斫作海水翻卷之状,衬此『华盖峰』如东海仙山一般,尤显珍贵难得。

  清 英石小研山

  高7.5cm

  估价:RMB 80,000-100,000

  来源:无锡秦祖永旧藏,上海退赔

  明 太湖石山子

  高60cm

  估价:RMB 200,000-250,000

  明 小研山一组 五件连盒

  尺寸不一

  估价:RMB 50,000-60,000

  来源:上海民族资本家家属提供

  明 褚石山子

  高17.8cm

  估价:RMB 800,000-1,200,000

  此件山子以褚石为材,色乌似漆,质坚而朴,奇质逸貌,循为文房上品。山形奇崛而暗合于矩,中峰高耸,侧峰左右相拥,其间多孔镂,状如奇岫,亦似堆云,兼表面『弹子窝』坳坎密布,颇似微缩一园中堆石入案头小景,得乎『卧游』之趣。山子底座亦为与山岩一体雕凿而成,作须弥座式,束腰、起线、六足,皆规矩合度,颇与宋人石刻、家具相类,亦属小器大样之做法。褚石亦可称楚石,古代文人以褚石为材制作文房陈设,渊源深远。宋元褚石器物,今存世所见多为研山、印石等文房小品,盖因褚石难得大料,小块堪琢研山者已属难得。如无锡博物院藏南宋楚石山形笔架,即为褚石所制,其高仅八厘米。另诸暨市博物馆亦有同类藏品,尺寸亦相去不多。此件褚石山子高近十八厘米,可属目前所见尺寸最大、最完整的褚石赏石,如此级别当为宫闱内之珍品。

  从现存的考古资料看,古人对奇石的审美,自唐时已有渊源。发现于陕西省麟游县的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中,出土有一处隋唐皇家园林掇石置景的遗迹,其错落枯奇的石状风韵,已经与本品颇为相似,可见此石之风貌源自造园堆石之状。而杭州净慈寺址出土的一方宋代太湖石山形佛龛残件,则可以清晰地看到宋人对于赏石的审美喜好,其被修凿出五峰,皴皱堆叠、孔镂相通,雕凿工艺已经与此件褚石山子颇为相类。今所见宋徽宗绘画中,有一《祥龙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其中绘一太湖奇石,可见徽宗的赏石喜好。画中太湖石多镂孔坑凹,与本品颇为相似,即所谓『弹子窝』。宋代杜绾《云林石谱》载太湖石时即称『遍多坳坎』,宋人尚太湖石,遂以『弹子窝』为风尚,自己修作赏石时,也摹天然太湖石的样貌而作『弹子窝』。后元人宋无《咏石得天字》遂有『雨攻绳眼断,浪击弹窝圆』之赞美,实为宋人赏石之遗风。此方褚石山子,当即是照当时的太湖赏石精心修凿而成,且微缩为案上小山,以供时时赏玩。其将宋人赏石审美中的『弹子窝』『瘦漏透』等上佳石品尽皆展现,兼用上佳的褚石大料为材,非惟御苑皇室之属方能有之,实属存世稀见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