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国丰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结果交易服务理念
琳琅夜场中一件由王季迁先生旧藏的唐寅《雪掩柴门图轴》取得佳绩,是唐寅绘画中期阶段承袭周臣院体画风格的精心杰构。本作为清宫旧藏,乾隆帝上有御题御制诗,诗作写于乾隆三十三年并收录于《御制诗三集》,并钤盖有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及三希堂精鉴玺“五玺”诸印。并且从画风上来判断,本作也隶属于其后期集历代山水画大成,具有自己独特皴法面貌,同时也是一件被清代宫廷认可的唐寅山水巨制。
唐寅(1470-1524) 清泉高荫图
设色绢本 立轴
150×73cm 59 ×28 3/4in 约9.9平尺
估价:RMB 12,000,000-15,000,000
题识:深山大泽可樵渔,高荫清泉趁读书。白发青衫便投老,笑人弹铗恨无鱼。唐寅。
钤印:南京解元(朱)、六如居士(朱)(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唐寅》52、64 印,837-838 页)
鉴藏印:乾隆御览之宝(朱)、乾隆鉴赏(白)、三希堂精鉴玺(朱)、宜子孙(白)、石渠宝笈(朱)(参见《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帝后玺印谱·乾隆卷》7、94、28 页)乾隆(朱)(参见《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帝后玺印谱·乾隆卷》97 页)
题跋:坐就佳阴俯碧泉,有琴置侧若无弦,由来此意足千古,奚论日长如小年。戊子仲夏月御题。钤印:乾隆(朱)
著录:
1.《乾隆御制诗文全集》第五册,455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2.《新编乾隆御制文物鉴赏诗》上册,197页,国家图书出版社,2014年。
唐寅(1470- 1524),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十六岁中苏州府试第一,二十八岁时中南直隶乡试第一,次年入京应战会试。因弘治十二年(1499 年)科举案受牵连入狱,被贬为吏,从此游荡江湖,埋没于诗画之间,终成一代名画家。在绘画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或明四家),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书法奇峭俊秀,取法赵孟頫。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及石渠宝笈,这五方印章通常又被称呼为“乾隆五玺”,常见于宫廷旧藏的书画瑰宝之上。作品上钤有石渠玺印,而未被《石渠宝笈》诸编收录,这种情况早有先例。故宫博物院藏《办理书画档案》:“乾隆十年九月二十九日又奉旨,凡续入之名人书画等件,俱用‘石渠宝笈’、‘乾隆御览之宝’鉴藏图书,俟将来编书再行补用,钦此”(薛永年著《石渠宝笈》与书画鉴藏)。钤盖有石渠宝笈印章的书画并不一定被收录在《石渠宝笈》中,这一点是艺术鉴藏史上的共识。阮元《石渠随笔》卷八“论钤宝”:“又按‘石渠定鉴’与‘宝笈重编’二玺,乃乾隆五十七年纂书时,拟请镌者,凡入书之列朝及臣工字画始用之。若无此二玺,则非入书之件,或贮库,或发盛京,或赏诸王及军机大臣,南书房、尚书房翰林。”也就是说,但凡经过钤盖初编诸玺的作品,如果没有加盖“石渠定鉴”与“宝笈重编”二枚玺印的作品,亦会成为其他流向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