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哈布斯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买家需求拍卖公告
清乾隆内府墨拓描金 《七佛——拘留孙佛唐卡》(夜场LOT640 )极为稀见,为北海七佛塔碑刻石画像传拓本之一。通高157厘米,宽95厘米,画心纵106厘米,横66厘米。与故宫所藏藏装潢形式一致。
乾隆四十二年,六世班禅向乾隆进贡一套布本彩绘七佛偈唐卡(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乾隆不识唐卡所绘内容,便求教于章嘉国师。章嘉呼土克图精通满、藏、蒙、汉等语言,其著作等身,并且被奉为蒙藏佛典的圭臬。在章嘉国师的帮助下,乾隆皇帝方知班禅所贡乃过去七佛唐卡,便请国师考证唐卡所绘内容,考察藏汉佛典的有关记载,确认各尊佛像、父母、神足、侍者、弟子之名号及其种姓与驻地,并对这种配置完备的七佛偈十分尊崇。随后,宫中便出现各式以七佛偈为题材的唐卡,至此,七佛偈唐卡的面貌为之一变,从以往的佛像与偈文的简单组合,演变成西藏七佛偈唐卡的形式,画出每尊佛的父母、神足与弟子的形象,并配以藏文名号,并以墨刻填金、墨刻填朱等方式营造不同效果,供奉于宫中佛堂或赐往西藏,亦成为宫中唐卡的主要题材之一。
“七佛”是佛教对不同时空中的七位佛的合称,即过去庄严劫中三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及现在贤劫中四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七佛信仰自原始佛教时期产生,为大乘佛教继承发展,对千佛信仰的产生有着巨大影响。
在今北京北海公园中,有一座重檐八角碑亭,其中安置着一座由八通石碑版合围而成的石塔。这座石塔即是七佛塔,八通石碑中的七通是根据上述七佛唐卡刻制而成,即墨拓唐卡的原石;另一通则是四体文《御制七佛塔记》碑。
此幅墨拓描金 《七佛——拘留孙佛唐卡》中拘留孙佛现禅定相,双手托钵居中安坐,于尸利沙树下成道。二上首弟子名萨尼、毗楼,各以智慧、神通名闻,分立佛之左右。佛子名上胜,绘于佛陀右下,双手合掌而坐。逝者名善觉,坐佛子对面。佛父名礼得,佛母名善枝,身着王者衣冠。画面上部有汉满蒙藏四体文字金书佛偈,其中汉文为:“见身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画面边括双框,外框上下绘双龙戏珠,两侧为升龙逐宝图案,栏内四隅以汉满蒙藏四体文字署“乾隆丁酉钦定”款,内框上下绘七珍,左右画八宝。整幅以墨拓为地,阴线处以金汁填描,较常见的内府拓本更显清晰、华丽。
唐卡背后有汉满蒙藏四体文墨书白绫签,汉文为:“乾隆五十五年七月初十日,御制利益墨刻填金七佛偈 ,第四拘留孙佛,父名礼得,母名善枝,子名上胜,神足名萨尼、毗楼,侍者名善觉”。整幅唐卡保存完整,依然是清宫装潢,实为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