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澳门中信国际拍卖行
饶宗颐:
“又‘无用师卷’上藏印,有‘周炳文’一名,在《无锡金匮县志》卷十六选举表上:周炳文,顺治十一年举人,则为无锡人。清初王源及汪琬曾为他撰传及墓志铭。 ”(《富春山卷有关人物小记》 )
“周台幕未知何人”(《沈周、董其昌临富春卷及有关问题》 )
忆在长安,每朝参之隙,征逐周台幕,请此卷一观,如诣宝所,虚往实归,自谓一日清福,心脾俱畅。顷奉使三湘,取道泾里,友人华中翰为予和会,获购此图,藏之画禅室中,与摩诘《雪江》共相映发……丙申(1596)十月七日书于龙华浦舟中,董其昌。
文休承以未见谈氏大痴卷为一恨,顾予从梁溪周台幕得之。是时吾乡宋山人,复得此卷以视予,予力不能兼,遂持去,不知转售何氏,今忽见于眉公斋头。而大痴画久归义兴吴光禄矣,岂惟不能兼又两失之,可叹也。因纪于纸尾。若画法之秀绝,已有赏者,无俟续凫。董其昌。
黄子久《富春大岭图》,沈石田家物也,后为闽司理所有。无锡谈思重复自长安得之,谈以贻周台幕,华中翰为余和会,余宝之与右丞《雪图》等,盖经岁一再展卷而已。
子五,如锦、如钰,秦孺人出;士衡、士贵、士贤,方氏出。
女一,秦孺人出,适周炳文,翰林院编修讳儆庵公子。
董其昌提到同时代的收藏家时,多以官职相称,周炳文做过都察院都事,台幕即都察院幕僚之意,所以周台幕即吏部左侍郎周子义之子——周炳文(?-1595) 。
唐文献《文林郎都察院都事明宇周君墓表》,节录如下:
按状君名炳文,字伯从,别号明宇,以文恪公(周子义,字以方,别号儆庵)恩例仕为都察院都事。文恪公有四子,而君居长,自其少,美秀而文,文恪公怜而置之膝,与口说书义,辄应声解已。……年甫十二即能为诗歌倾座人,癸酉补博士弟子,丙子就试应天,以病免。己卯游北雍,已壬午已乙酉试,皆报罢,乙酉冬遂以公考绩加恩改廕,丙戌扶公丧南归,服阙试辛卯,又罢归。……甲午报命迁都察院都事,君益以清白自矢,刊布条例,以肃风宪。时今太宰孙公总宪事,深器重之,乙未满秩授文林郎。……又雅意临池,摹欧虞真迹,一时海内名公如王元美、吴明卿辈称善,相属远近。
炳文,以方公长子,字明宇,官生,候选中书,配安氏,子一寅卿。
《源流世表》记载周子义:
次子周炳谟,配马氏。
三子周炳勳,配华氏。
四子周炳烈,配谈氏。
周炳勳为周子义的第三子,《源流世表》既说周以直“以弟以方三子炳勳为嗣”,又在周以方的介绍中将四子的长幼错排为“子四,炳勳、炳文、炳谟、炳烈。”可见《源流世表》记载的矛盾。
虽然《锡山周氏宗谱》有上述错误,但是支撑谱中说法的还有一个强有力的证据,见于华启直《谈君墓表》的记载:“女一,适庠生周炳烈,少宰文恪公子。”
华启直的女婿是谈志伊的长子谈如锦,谈志伊去世后,谈如锦请华启直撰写了《谈君墓表》,他提供的说法最为可信,所以周炳烈才是谈志伊的女婿。
既然谈志伊、周炳烈是翁婿,为何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会到了周炳文手上?周炳文获得此卷,是谈志伊生前出售还是另有隐情?董其昌说是“谈以贻周台幕”,具体内情已不可考。
华中翰是谁?
华仲亨(1539-1599),字起光,号芝台,华察(1497-1567)次子,属无锡华氏通四支的第十七世孙,生平见《华氏传芳集》。
华仲亨做过中书舍人,董其昌以中翰相称。董其昌与华仲亨的交谊见于董其昌《行书关侯正阳门庙碑》,华仲亨为立石人之一。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递藏链中,董其昌提到的周台幕的身份长期以来都是一个谜,现在周台幕身份的确认,使《富春山居图》的流传确认了一段重要环节:
在谈志伊之后,《富春山居图》至少被周炳文保存了三年,直到周炳文去世才被董其昌买到。谈志伊、周炳文二人收藏《富春山居图》至少有二十五年。
(万历三十八年五月二十五日)杨禹锡来顾,携谈学山志伊画达摩、布袋和尚二帧求赞。学山以任子起家,赀雄里中,笼致书画玩好甲天下,然为人耽奇任性,不谐于俗人,皆目为痴绝。乃其绘事超卓,追迹唐宋,如此断然传矣。
薛寀为谈志伊作《像赞》:
一生肝胆付飘风,
能以丹青称国手。
乾隆三十八年(1773),弘历仿谈志伊笔意作《癸巳元旦岁朝图》:
癸巳元旦成试笔二律,适仿谈志伊《梅花喜鹊》为《岁朝图》,即书诗帧端,以兆开韶闻喜,御笔。(《石渠宝笈》)
谈志伊的画家身份及其画作基本被后世忽略,仅见乾隆仿其《梅花喜鹊》笔意绘有《岁朝图》,作为画家的谈志伊的影响力微乎其微。
结语
在明代中后期的江南鉴藏圈,谈志伊的收藏之富有目共睹。但关于谈志伊的传记都会着重突出他善画的一面,李日华说,不仅谈志伊的收藏甲天下,他的绘画也追踪唐宋,必能在画史留名。
事实上,谈志伊的画作存世有限,以此来看,他的花鸟画多宗吴门一路,并没有跳出沈周、文徵明等人的藩篱,徐沁《明画录》都不载其名。
成就谈志伊名声的还是他的收藏,即使抛开那些不为人熟知的众多藏品,仅以《富春山居图》的原作与临本来说,黄姬水、文嘉、李日华的评价他都已足堪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