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首页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初识陈勤群,给人的印象是沉稳、内敛、干练,但不善言辞。及至合作两次湖北国际漆艺三年展之后,我们渐渐熟悉起来,我还发现陈勤群不仅非常健谈,而且颇有见地,谈到关键处往往是激情飞扬。特别是关于思的现代性、现代化这两个中国艺术发展进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或者说绕不开的瓶颈,他都有着自我独立而且深度的思考,这也许也是困扰着他,使他在自我人生发展进程中沉默少言的原因,但不难发现,一个精于思考、善于思考,且勤于表达的陈勤群却扑面而来。
作为中国当代漆艺术的书写者、推动者,他以自我、特立独行的品行和孤寂的探索,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推动中国当代漆艺术走向更广阔的公共空间。
陈勤群 《金刚经》
材料:大漆、藤、色漆、金属箔
尺寸:画心120×190cm,外框136×205cm
创作年代:2008年
探寻陈勤群的视觉叙事逻辑和视觉表达行迹,不难发现,他的视觉图像经历由平面至立体,由二维到三维,且越来越走向观念的表达,这既是删繁就简,最终走向极简的一种视觉探求之路,亦是他的一种苦心孤诣、刻骨铭心的体验之路。他深知自己选择的是一个费力但不讨巧的艺术门类,但作为传统文化符号礼仪的漆艺术,最带有民族根性的特征。
漆艺《半月屏》著名画廊汉雅轩收藏
如何使传统漆艺术能和今天的文化相适应,如何使其与当代的文明相协调,进而实现传统漆艺术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他不遗余力地践行着漆艺术和当代文化之间的融合及共生发展,这从其视觉图像的变迁亦可窥视其端倪。如果说《漆书·天籁》《漆书·遗忘与钩沉》还是坚守漆语言的本体研究,弥漫其间的是漆语的特质及点线面色的穿插、游走、流淌,一种对当代社会与艺术人生的真诚思考和激情表达,透过漆语言的魅力油然而生,这是对其语言本质的坚守,更凝聚着陈勤群置身激变的社会发展潮流中对现代性的一种茫然的期待与渴望。虽然激情满怀,但未来的发展路径并不是很清晰。及至其创作《无题》时,一个大胆、开放、包容,且由平面开始转向立体,由二维尝试转向三维装置观念的因素萦绕其间。材质的历史性所指,漆艺的当代性转换,空间与场域的改变,都给阅读者一个深刻印迹。
《漆书·遗忘与钩沉》(湖北美术馆收藏)
《漆书·天籁》
陈勤群由对器愈来愈转向对道的求索,迷人的漆技艺隐含其间。空灵的场景,欲说还休但又不知从何说起的一种迷幻之境,开张强悍,大气磅礴,气势逼人。及至新近的一批图像,《般若十喻·如影》《般若十喻·如化》《东西均·象数》《皱褶·书写》《般若十喻·如梦》等,让阅读者体验到一个至简至净至纯的陈勤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