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中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名称:澳门中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7.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21044953

更新时间:2025-06-08

发布者IP:14.151.33.91

详细说明

  澳门中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清乾隆 御窑柠檬黄地瓷胎画珐琅洋花宫碗

  D:15.1cm

  RMB:4,000,000-6,000,000

  来源:1. 著名海軍外科醫師及藝術家約翰·林頓·帕爾默(1824-1903 年)夫人法

  蘭西斯·帕爾默(1927 年逝)收藏,此後家族傳承

  2. 伦敦苏富比,Lot132。

  款识图

  在乾隆御窑的华彩乐章中,磁胎画珐琅瓷器宛如一曲中西合璧的绝响。其中,黄地画珐琅西洋花卉碗以其明艳的釉色、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异域风情,成为宫廷造办处档案中屡被提及的珍品。这类器物不仅代表了清代官窑瓷器工艺的巅峰,更暗藏了乾隆皇帝对西洋风物的微妙态度——既倾心于其新颖奇巧,又刻意以"洋彩"之名区别于传统珐琅彩,在命名中完成了一次精妙的文化赋权。存世实物寥若晨星,每一件都承载着御窑工匠的巧思与帝王审美的意志,其珍罕程度,从两岸故宫的精心典藏到国际拍场上的天价成交,已不言自明。

  本件乾隆黄地磁胎画珐琅西洋花卉碗,敞口微撇,腹壁内收,腹底圜收,矮直圈足,造型端庄典雅。外壁以黄釉为地,满绘番莲、鸢尾花、石竹花、虞美人等花卉,花间枝头亦点缀含苞欲放的小花及花蕾,花卉皆为折枝。花叶呈凤尾形,枝叶缠绕翻卷,色彩富丽堂皇,极富动感。叶缘用白料晕染或点饰光点,明显表现出西洋光影明暗的绘画方式。整器满地繁花,留白极少,有明显的珐琅彩效果。碗内壁施白釉,釉汁润泽,宛若凝脂。外底落“乾隆年制”蓝料四字篆书款,有别于其他同类洋彩碗的青花六字篆书款,是一件极为珍贵的乾隆磁胎画珐琅臻品。

  一、“磁胎画珐琅”定名及陈设位置考

  据台北故宫廖宝秀研究员在其文章《乾隆瓷胎洋彩综述》一文中定义,什么是洋彩?简单解释,洋彩就是模仿西洋绘画技法描绘的珐琅彩瓷(参阅1),“洋彩”这个名称在雍正十三年(1735)唐英所撰《陶务叙略碑记》已经出现述“洋彩器皿,新仿西洋珐琅画法,人物、山水、花卉、翎毛,无不精细入微”,但近世纪以来反而很少被提及,有以为是通称的“粉彩”,有以为就是“磁胎画珐琅”(珐琅彩)。然而,乾隆朝《活计档》、《陈设档》多有“磁胎洋彩”之名,传世木匣也刻“洋彩”,可见洋彩是清宫的正式名称。但就其绘画方式以及使用彩料来看,本作应为磁胎画珐琅器。

  在清宫珐琅作停止烧造后,从嘉庆年:“小太监得意交嘉庆款万寿无疆洋彩黄地珐琅瓷碗二十件”、道光年:“九江关监督常兴进脆地洋彩百子龙舟观音瓶、珐琅洋彩连喜和合瓶、洋彩天中丽景茶盖碗等瓷器及其他物品”的记述来看,洋彩与珐琅彩在清宫的使用已无明确划分。并且类比台北故宫所藏雍正珐琅彩黄地牡丹碗以及《陈设档》所载“磁胎画珐琅仙山楼阁胆瓶”,可更能佐证本作应为珐琅彩(表1)。

  表1

  而其具体的存放地址,据廖宝秀研究员研究显示:乾隆磁胎洋彩与画珐琅器,都是清宫最珍贵也是最受清帝重视的品类。在当时由于釉料、技术的原因,烧制量非常稀少。除膳碗、汤碗、茶碗、茶钟、杯盘等圆器类数量略多外,瓶器一般多为一对,不会超过数对,绝大部分珍藏于乾清宫端凝殿,除少数陈设圆明园(图1),基本上流失于外者少之又少。画珐琅,与其他品类瓷器不同,宫廷基本上不作为赏赐品,所以自乾隆以降,大多数仍收藏于乾清宫。说明了它们被皇帝宝爱程度,是皇帝赏玩、收藏的艺术品,不能与宫廷日常用器或一般陈设器相提并论。

  图1 乾清宫端凝殿与圆明园九州清晏

  二、帝王之眼:乾隆审美意志的物化呈现

  乾隆二年(1737)以后,《活计档》始见本作制作的相关记录,而这个开始正是关于本款黄地洋花宫碗。档案中曾记载乾隆下令照“洋彩黄地洋花宫碗”图样,制作其他款式洋彩。这件黄地洋花宫碗,虽在《活计档》中可见,但在《陈设档》内并未登录类似作品,可见此件器物没有陈设在乾清宫,或在烧成之后直接存放在圆明园内供御赏玩。其后在《活计档》中又载曰,乾隆二年十月十三日:“司库刘山久、七品首领萨木哈,催总白世秀来说太监胡世杰、高玉交……洋彩黄地洋花宫碗一件。传旨:……洋彩黄地洋花宫碗甚好,再烧造些……钦此。《江西烧造瓷器处》”。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对此式碗甚为钟爱。(图2)

  图2

  其中更为有趣的现象是:清高宗将自己的御制诗,特别是皇子时期《乐善堂全集》的作品,装饰在此类磁胎画珐琅器物也就是“洋彩”上,并将代表自己身份的"乾""隆""乾隆辰翰"与"惟精惟一"等印玺,巧妙地融入画中。而珐琅彩器物则几乎完全不选用御制诗文,引用的是唐代以来的诗文。这种现象反映了什么?难道是清高宗认为磁胎画珐琅是乾隆盛世的代表作?廖宝秀研究员认为,此类器物反映的正是清高宗的艺术风格,也是代表乾隆盛世傲视群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