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澳门中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成交率驻华总征处
漆画是中国传统的一门类型艺术,同水墨一样,这门传统在1980年代中期面临着现代主义的转型。尹呈忠即在这一背景下踏上了漆画的现代性探索之路。事实上,可追溯至汉代的漆画艺术,其历史比水墨更为久远,同时因技术难度使其增添了一层神秘面纱。但尹呈忠在近三十多年的艺术探索中,将漆画带入了一个耳目一新的现代语言。
相对作为传统中心的水墨,漆画不仅是一种边缘艺术,它面临着两个问题,既要将漆画作为一种纯粹艺术从实用艺术中剥离出来,同时要解决作为一般绘画在语言上的现代转型。在艺术传统中,漆画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类型绘画,而是作为古代漆器上的装饰图像。因而漆画作为一种平面的纯粹绘画,它与漆画的现代主义是同时并进的。尤其后者,漆画首先是一个绘画的现代性的问题,其次才是漆及其相关材料作为一种媒介现代主义的语言特质。
1979年之后,中国的艺术变革置于一种东西方艺术比较史的视野下的二元语境,即关于传统与现代性、普遍主义与民族主义、形式主义与实用功能等二元关系的整合。尹呈忠从事现代漆画的时代正逢1980年代中期的艺术新潮运动,在对文革的伤痕进行艺术表达之后,1980年代的艺术主要是对民国中断的现代主义进程的一个补课。
《静静的鄱阳湖》
材料:合成漆、综合材料 66×100cm 1984年
对尹呈忠来说,从作为漆器装饰的传统漆画转向漆作为一种介质的现代绘画,面对的是同一议题。民国现代主义的一个基本议题,即如何解决中国传统的意象向现代抽象的转型,但又不能变成一种西方的形式主义,这意味着要在意象和抽象之间找到图像折中的对接点。
到明清时代,中国文人画对器物等实用艺术具有强大的影响,文人画的基本图式几乎成为实用艺术的图像来源。同水墨一样,漆器传统的图绘亦是一种意象。意象作为中国的图相风格,正如荣格在讨论沃林格的《抽象与移情》时所言,东方的宗教通过对客体的移情,即借助客体来抒情言志,并将客体抽象化,从而获得一种象征形式,在象征中寻求一种宁静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