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方式哈布斯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藏品征集
晚清篆刻,承前启后,蔚为大观。吴让之、赵之谦、黄牧甫、吴昌硕、徐三庚、胡镢六家者,皆以刀为笔,以石为纸,融金石之气于方寸之间。其时国运维艰,而艺事不衰,诸子或承皖浙遗绪,或开新风先河,各逞奇崛,互竞精微。篆刻一艺,自秦汉以降,代有兴替,然至此六家,方集其大成,兼以变法,遂成后世楷式。盖金石之学昌明,碑版鼎彝迭出,印人得窥古法渊薮,故能超迈前修,别立门户,诚篆刻史中一大转捩也。
吴让之、赵之谦二子,首开风气。让之得邓石如真传,运刀如笔,婉转流丽,印面多存书卷之气。其朱文尤妙,若《观海者难为水》诸作,疏密相生,方圆互济,皖派正宗至此而极。叔孺尝言"让翁刻印如作草书",诚非虚誉。赵之谦则兼通书画,以碑版镜铭入印,破浙派陈规。尝取汉砖钱币文字,参以六朝造像法,所作《悲盦》《二金蝶堂》诸印,奇崛古拙,开"印外求印"之途,后之黄牧甫、齐白石皆承其绪。
黄牧甫、吴昌硕继起,各树旌旗。牧甫治印以简驭繁,光洁挺劲,尤擅仿古玺。其印文多取金文大篆,章法疏朗如星汉列宿,虽极工致而气韵生动,岭南印风自此而变。吴昌硕则熔石鼓、封泥于一炉,苍茫浑朴,自成家数。其用刀如凿,斑驳如风雨蚀石,《缶庐》《苦铁》诸印,真气弥满,若大将运斤,开海派印风之先。二子一南一北,各臻绝诣,后世所谓"黄派""吴派",皆自此分宗。
徐三庚、胡镢二家,别具风神。三庚篆法婀娜多姿,若吴带当风,布局多取斜势,虚实相生。《徐三庚印》《褱米山房》诸作,飘逸处似飞仙舞袖,遒劲处如屈铁盘丝,浙派新境至此而开。胡镢刻印谨严工稳,尤精小印,尝以切玉法作细朱文,《胡镢长生》《松窗》诸印,精微处见毫芒,工整中含古意,虽不主奇崛,而自得雅正之趣。二子皆能于时风之外,自辟蹊径,足见晚清印坛兼容并蓄之气度。
综而论之,晚清六家者,上承秦汉玺印之正脉,下启近代篆刻之新章。吴让之得皖派之醇,赵之谦启碑法之变,黄牧甫立岭南之宗,吴昌硕成海派之雄,徐三庚续浙派之脉,胡镢守雅正之道。六子并立,如岱华竞秀,各极其妙。其于章法、刀法、篆法之创变,实为篆刻开数百年未有之局。今之印人,犹奉为圭臬,盖其能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使方寸之地,具万千气象,诚篆刻史中不可逾越之高峰也。
lot 2822
吴让之为张文梓刻“海陵张文梓树柏印信”
材质:寿山石
3×3×5.3cm
估价:RMB 1,200,000-1,800,000
印文:海陵张文梓树柏印信
边款:让之
出版:
1.《晚清四大家印谱》,方节庵辑,宣和印社出品,原拓本。
2.《丁丑劫馀印存》,卷十六第十四页,1937 年俞序文、高洛园、丁辅之、葛昌楹编辑。
3.《中国篆刻丛刊·吴让之》卷二 P49,二玄社,1982 年。
4.《篆刻艺术浅谈》P114,席继忠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年。
5.《传朴堂藏印菁华》P133,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年。
6.《中国历代篆刻集粹·邓石如、吴让之》P120,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 年。
7.《中国鉴藏家印鉴大全》(上)P369,钟银兰编,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 年。
8.《怀玉印室藏印选》,小林斗盦编,2009 年。
9.《西泠印社总第 25 辑篆刻文献学研究、小林斗盦纪念专辑》P53, 西泠印社编, 荣宝斋出版社,2010 年。
10.《明清流派印技法三十例》P18,周赞著,安徽美术出版社,2011 年。
11.《金石同寿——西泠印社 110 周年纪念》P99,西泠印社出版社,2013 年。
12.《中国篆刻 3 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徐三庚》P73,墨宝图书编,湖北美术出版社,2016 年。
13.《晚清四大家印谱》,《师慎轩印稿》第 33 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19 年
14.《中国篆刻技法丛书——吴让之篆刻及其刀法》P14,于良子编,西泠印社出版社,2020 年。
备注:葛昌楹旧藏,方节盦递藏,小林斗盦递藏,小林斗盦题签。
说明:葛昌楹(1892-1963)字书徵,别署晏庐、望葊。他是浙江平湖人,家族世代对古籍善本和名人书画情有独钟。葛昌楹的祖父葛金烺(景亮)和父亲葛嗣浵(稚威)都热爱收藏,只要遇到心仪之物,不惜倾囊购买。葛昌楹在家中设立了“传朴堂”和“爱日吟庐”,专门收藏经籍方志和古今法书名画。据传,他的藏书多达五十万卷,其中善本旧椠被商务印书馆元老张元济(菊生)誉为“浙西之冠”。
方节盫(1913-1951),名约,又名文松,号节盫,斋称为唐经室。浙江永嘉人。与胞弟去疾和从兄介堪均为西泠印社早期社员。纵观方节盫的一生,以宏扬我国的印学、推动篆刻艺术为主,可谓印坛功臣。只是关于他的文献资料却寥若晨星。在《西泠印社志稿》上有传如下:“方约,一名文松,字节盫。岩从弟。从吴熊游。能精制印泥,设宣和印社于沪上”。编拓印谱有《伏庐藏印》《明清名人印谱》《胡匊邻印谱》《徐星周印谱》等数十种。
作者简介:吴让之(1799-1870),原名廷扬,字熙载,后以字行,改字让之,亦作攘之,号让翁、晚学居士、方竹丈人等。江苏仪征人。清代篆刻家、书法家。包世臣的入室弟子。善书画,尤精篆刻。少时即追摹秦汉印作,后直接取法邓石如,得其神髓,又综合自己的学识,发展完善了“邓派”篆刻艺术,在明清流派篆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