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中华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佣金与费用联系方式
明 缂金地刘阮遇仙故事挂屏
46.5*162cm
估价:RMB: 220,000-280,000
“刘阮遇仙”的典故,讲述的是一段凡人与仙女相遇的传奇故事,是中国古代四大仙凡相恋故事之一。
相传东汉明帝永平五年,剡县的刘晨和阮肇结伴到天台山采药。在溪水边偶遇两位美丽的女子,宛如天仙一般。刘晨和阮肇与两个仙女一见如故,后结为夫妻。后刘晨和阮肇思乡情切,要求回乡。当刘晨和阮肇回到家乡时,却发现早已物是人非。原来,他们在山中只过了半年,而山下已经过去了三百年。
“刘阮遇仙”的典故,最早记载在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中,后经南朝宋刘义庆的《幽明录》进一步描绘,情节更加完整、形象更加鲜明。它不仅在民间广为流传,还衍生出了许多文艺作品和词语典故。如“刘郎”、“阮郎”等词语常被用来指女子的心上人;而“仙源”、“胡麻饭”等词语则用来形容仙家生活。此外,“如梦令”、“阮郎归”、“虞美人”等词牌名也源于这个故事,抒发了千古文人的浪漫情怀,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此明缂丝挂屏按画意,或阐述此传奇故事(画面显示了一位采药人)。挂屏金线铺底,缂织出“采药遇仙”的故事。挂屏下方,丛山峻林中,一采药人身背竹篓,篓中盛满灵芝等仙草,沿着崎岖山路前行。挂屏中部,溪水边,平台上,摆放一支酒壶,一盘仙桃,俩仙女相对盘坐,手执酒杯对饮。挂屏中山石峻峭、溪水潺潺;祥云飘飘,仙气袅袅;祥花瑞草、仙果累累,所有物像均以缂织工艺完成。挂屏的画面布局、人物造型以及丝线染色配色、缂织工艺等,时代特征明显,典型的明代万历风格。此挂屏品相完好,工艺精湛,寓意美好,为明代缂丝的精品之作,经四百多年的风雨保存至今,极具收藏价值。
LOT 2609
清康雍 缂丝应真图
63*106cm
估价:RMB 200,000-300,000
此件章士钊题跋缂丝工笔绘画罗汉图作品为立轴,画心长106、宽63公分,题材为山水罗汉。
图上部中央钤“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椭圆印。图中作松石、云海,罗汉。八位罗汉尊者自上而下有序排布于松石之间,或倚坐,或盘坐,各持念珠、书卷等物,自在悠然于山水之间,禅意盎然。
此幅缂丝立轴底色和景物均为平缂,八位罗汉尊者容貌等细节则在缂丝的平纹地子上采用墨笔描绘,给人以生动真实宛若工笔书画质感,惟妙惟肖。从其罗汉的表现方法来看,其人物开脸及绘画方法有康雍时期之风貌,且绘画的部分仅局限在墨笔部分,所占比例极稀,为缂绘作品在清代早期所呈现的特征,是一件既风雅又精细的缂丝笔墨佳作。其中可见罗汉尊者八位,可知,其完整应为一组两件,十六应真图对轴,为市场所见唯一。
此件作品为钱大钧家族收藏,其裱工精细,整体品相完好,与其中章士钊、叶恭绰等人题跋可相对应。
此作品边款“此清康雍时缂丝精品十六应真仅得其半,当时必系对画,纯庙御宝朱色灿然,为内府所藏无疑,缂工精密,衣纹如铁线,应真面目尤为古拙。慕尹吾兄宝之。丁亥秋,长沙章士钊题。”同时,于下方可见题跋“水边林下自由身,佳果缘知是净因,眼底风云一霎,此中多少过来人。高会灵山当俨然,九张五组似通禅。卖丝费尽天工巧,可入珠林秘殿编。慕尹先生属题,遐翁绰。”
备注:
1、边款有章士钊题跋,下有叶恭绰题文一篇;
2、钱大钧家族旧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