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展览交易2025
黄宾虹(1865-1955)
画赠唐天如《复岭重峦》《溪山渔隐》山水对屏
1939、1938 年作 设色纸本 立轴
74×31cm×2
估价:RMB: 2,800,000-3,200,000
《复岭重峦》出版:
1.《海派绘画大系》第10册,图版16,上海书画出版社,2016年版。
2.《朴存画集——纪念黄宾虹先生一百五十五周年诞辰》第12页,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20年。
3.《朴珍抱精——近现代名家书画作品集》第86 页,西泠印社出版社,2022年。
《溪山渔隐》出版:
1.《朴存画集——纪念黄宾虹先生一百五十五周年诞辰》,第18页,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年,2020 年。
2.《朴珍抱精——近现代名家书画作品集》,第87 页,西泠印社出版社,2022年。
说明:
1. 上款人“天如先生”即唐恩溥(1877-1961),字天如,广东新会人。少年举孝廉,后为国史馆总裁。历任广东高等学府教职。晚年移居香港,曾任香港红十字会会长。工诗擅书,香港艺术馆藏有其书法。与文化艺术界来往频仍,与黄宾虹过从尤见密切。唐天如自述,自结交这20余年以来,累计“所蓄宾虹画至数十帧”。唐天如收藏黄宾虹作品,辄喜钤盖一方“藤香室”白文印。唐天如曾得晚清收藏名家潘仕成室号“听颿楼”之旧匾,复倩宾虹为之补图,曾于三年内三写〈听颿楼图〉送赠。一九五八年五月,香港举行黄宾虹作品欣赏会,汇集本港藏家之精品,被喻为四九年后在海外最重要的黄氏作品个展,其中十余件即借自唐氏。
2.“揽秀楼”、“无为散人”为张稺琴收藏印。张稺琴为唐天如好友,据张氏家人回忆,此画乃唐氏转赠予张氏。
出版物
黄宾虹《复岭重峦》《溪山渔隐》山水对屏分别作于1938、1939年,属宾翁蛰居北平时期之佳构。北平时期是画家艺术历程的重要阶段,1937年,画家应邀赴北平鉴审故宫藏画,不料“七七事变”爆发,身陷旧京,这一阶段,他伏案钻研带在身边的近万纸游历写生稿,兼取前贤佳处,潜心锤炼笔墨,艺事日进。
《复岭重峦》写于1938年,绘严陵(今杭州建德、桐庐、淳安)景象,为黄宾虹早年常游历写生的浙江风景。画取高远视角,构图繁密而不拥塞,近处坡岸杂树恣肆生长,视线沿左侧山径而上,一位高士策杖独行桥上,通往前方书斋;远景峰峦壁立,浮云缭绕,高处楼阁数间,暗示山径之所向,与近景呼应。山间的云气、瀑布,近处的溪水,以留白表现,为画面透气之所在,兼区分层次。此作中已开始“水墨丹青合体”的尝试,将石绿、赭石混以墨色皴染山峦,呈现“丹青隐墨,墨隐丹青”的效果,表现出江南山水岚翠交映、腴润华滋。
作于1939年的《溪山渔隐》则呈现出另一种面貌,构图和笔墨均做减法,笔法纵逸,浅绛设色,注重笔力的表现。构图接近其后期常见的“左山右水”,近处坡石纠结而起,上生杂树,后方山峦起伏,远山以湿笔淡抹,江畔渔船撒网,文士乘坐一叶扁舟,悠然江上,意境幽渺。
黄宾虹总结用笔之法,是“用笔须平,如锥画沙;用笔须圆,如折钗股,如金之柔;用笔须留,如屋漏痕;用笔须重,如高山堕石。”此幅用笔,柔韧圆曲,绵中带刚,墨色则融入用笔之中,平和温润,或许正表达出身处乱世的画家,内心对平静生活的渴望。此二幅互为对照,可观这一时期画家的艺术探索,出入南北宗,不拘一家之法,将“古迹与游山写稿融会一片”,致力对笔法、墨法的突破。
有关这次风格变换,唐天如在《息茶庵图卷》(杨作甫旧藏)跋中有特别提到:“迨夫(黄宾虹夫子)晚年,更造平澹,笔墨之痕,几于俱化矣。去岁寄余一书,谓此来作画深有悟于古人以简御繁之妙,所得境界,顿与前异。又谓近十年来多游名山水,胸中浩然,归辄求观宋元人名画以会其趣。”
特别标注的这一句值得注意,事关《复岭重峦》和《溪山渔隐》的线索。这段跋文写于1940年,唐氏在跋中称黄宾虹去年(即1939年)寄信给他。黄氏在信中分享自己最近对于作画中的“以简御繁”有较深体悟,这件赠与唐天如的《溪山渔隐》简笔山水,恰好作于1939年冬日,可以推测,此作应是随此信一并寄出,信文配以画作,能让唐天如对于黄宾虹此时心得有一个较为直观的感受。若1939年只是一纸书信,并无画作付邮,仅凭文字,恐怕唐天如也很难在之后发出“所得境界,顿与前异”的感叹。而“顿与前异”又说明唐天如在欣赏《溪山渔隐》的同时,需要之前的黄氏山水作为比较对象,感受差异。根据上述唐氏收藏表单来看,在早于《溪山渔隐》的作品中,创作时间最为接近的正是《复岭重峦》。又恰好此二作所展现的正是截然不同的画面风格。有道是无巧不成书,当很多看似巧合的事叠加在一块,就成了必然。
LOT 691
黄宾虹(1865-1955)九华秀色
设色纸本 立轴
96×40.5cm
估价:RMB: 300,000-400,000
说明:
1.乐古—中国古代书画中Lot.444、琳琅—重要中国书画及古籍夜场中Lot.602、Lot.691、Lot.709为存仁堂旧藏。存仁堂主人对华夏文物饱含赤忱,精研书画、瓷器、漆器、珐琅器等艺术品类。其收藏体系宏富,珍品云集,始终恪守递藏有序、流传有绪的理念。2006年,经中贸圣佳释出王鉴《溪云初起》与谢时臣《寒山万木》,轰动艺林;时隔近二十载,存仁堂再度携手中贸圣佳,释出四件珍藏,助力华夏文脉传承。
2.此作为故宫退赔。
3.上款人“嘉德先生”即黄嘉德(1908-1993),著名作家、翻译家、大学教授,笔名蓝萍心、默然。福建晋
江潘湖湖口田洋人。1908年10月15日生于潘湖田洋。193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文系。后任圣约翰大学助教、副教授、教授,文理学院副院长,文学院副院长等。译作有《萧伯纳传》、萧伯纳的《乡村求爱》等。
据《黄宾虹年谱》载,黄宾虹与黄嘉德二人在四十年代常有书信往来,黄嘉德曾致信赞其“先生为吾国艺坛领袖”,又回函“承惠赐大集印拓一册”……黄宾虹在与粤籍友人黄居素和吴仲坰的信中亦时常提到黄嘉德,其中大额金钱、重要书画等往来常由其代转。
《九华秀色》依画面风格约作于四十年代初,此时,黄宾虹“伏居燕市,谢绝应酬,惟于故纸堆中,与蠹鱼争生活,书籍、金石、字画,竟日不释手。”完成“白宾虹”向“黑宾虹”转变,此作正呈现出这种转变。
画中奇峰兀立,静水环绕,山间草木华滋,气韵浑穆。近处山岩高台上,虬松自岩罅生出,亭台边,两位文士正赏景论道,合“吾将于此巢云松”诗意。全作笔致灵动,勾勒松快,点厾沉着,山岩以淡墨勾皴,繁密的浓墨点苔,加深黑白、虚实对比;山峦之间云气、江面,则以留白法示意而出;淡墨加赭色绘出参差朦胧的远山,将画境推向深远;设色清和古雅,略染花青、赭石,区分山石阴阳。将出入前贤的笔墨积累和游历所得熔炼笔下,既不拘泥形象,亦不脱离形象,是真山实水的笔墨化,亦是笔墨化的山水,构筑出画家理想中的秀美幽胜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