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公布哈布斯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合作流程

名称:结果公布哈布斯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合作流程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7.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20903960

更新时间:2025-05-29

发布者IP:14.151.33.91

详细说明

  结果公布哈布斯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合作流程

  此为1960年左右张治中写给堂侄张立纯的家信。张立纯(1920-1962)安徽巢县洪家疃人。1940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十五期。1945年任政治部警卫营连长(张治中为国民政府中央军委政治部部长)1949年任西北公署警卫团少校团副,参加酒泉起义。(张在回忆录中曾称对新疆有把握,信心的来源皆因新疆军政机构的人员多为他所信赖的亲朋旧友)张立纯解放后回家乡工作,任巢县政协委员。1962年病故。

  张治中所谓“这在我也不过是一种兴趣”,但教书、培养人、塑造人可能还是比较让人有成就感吧,这让他在1928、1929年间,开始担任中央军校教育长的同时,回老家开了一所学校。

  和各行各业一样,当老师啊,也是需要一些天赋的,张治中显然具备这种天赋。

  不过,当时间来到1962年,黄麓师范能否在洪家疃继续办学,成了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这已是教学天赋解决不了的问题。所以,张治中决定,动用他的另一种天赋——斡旋。

  在昔年的国共或合作、或对立的历史洪流中,张治中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他在国民革命军中身居要职,培养了大量的国军中低层军事干部。而他在共产党内部,也存在着大量的朋友。后来,在国共数次重要历史会面、和谈的过程中,他也经常在场。

  而本次要解决的问题,是自己一手创办的黄麓师范,有可能要搬迁并与其他学校联合办学的问题。

  在当时,张治中显然并不清楚黄麓师范的上级单位是在县里,还是在省里,所以我们能看到他在1962年7月21日,同时给巢县黄麓区委书记杨青松和安徽省省委书记李葆华写了信——既然不知道具体由谁负责,那就都让他们都知道这个问题。

  至于张治中为什么不希望黄麓师范搬到更大的城市,与他对教育的认识是相吻合的:

  中国人口百分之八九十是农民,如果乡村的优秀青年,不能在乡村工作,不能为农民服务,而趋向政治活动,做官,干差事,把乡村风气弄坏,人才减少,这不是国家的好现象,倒正是农村衰败的原因之一。

  不得不说,张治中的想法非常有前瞻性,甚至放到今天来看,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仍然是我们要认真面对的问题。

  1962年9月10日,张治中又有一信致巢县杨青松书记,主要讨论的已不是学校合并、搬迁问题(看来已不是问题),而是具体的度支了。作为后来人,我们都知道,1962年和之前两年的日子,是不好过的,而在信中,在字里行间,我们甚至能感受到张治中的急切与焦虑。

  在讨论黄麓师范这两通信之前,张治中曾因一私事,向杨青松开具一封介绍信。其所要介绍之人,为他的表弟洪毓驹。

  洪毓驹,又名品山,1927年任黄埔军校第六期训练部职员(张治中时任黄埔军校训练部主任),1936年4月被授予中央军校中校秘书,负责张的机要(张治中时任中央军校教育长),1949年随陶峙岳起义,时任西北军政长官公署迪化办公厅总务处少将组长。1950年在西北军政委员会交际处工作(张治中时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于1954年底调回北京),受1957年整风、反右影响,1958年从陕西省人民委员会交际处退职,返回原籍。

  前国民党陆军上将表哥托付巢县黄麓区委书记,帮已经60岁的前国民党陆军少将表弟在老家谋一份“笔帖式”的工作……

  困难时期,真的困难。

  甚至连洪毓驹自己的手书,都是在一张纸上,正反两面写的。

  好在,后来的一切都好起来了,张将军三通信中所嘱之事,皆得偿所愿。

  洪毓驹先生归隐故里,享鲐背之年。

  高等级公路直通张将军故居和所创学校,一小时可达合肥市区。

  黄麓师范学校,虽几经动荡,仍屹立于原址,归合肥市教育局管理,现已规划在周边扩建大学城,吸纳更多学校扎根农村,共同建设新农村。

  至于书写风格问题,目前我们所能见到张治中信札、书法作品中,与这组书札书风相似的,是现藏于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的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