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国际拍卖合作标准参拍要求与委托

名称:哈布斯堡国际拍卖合作标准参拍要求与委托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3.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20903945

更新时间:2025-05-29

发布者IP:14.151.33.91

详细说明

  哈布斯堡国际拍卖合作标准参拍要求与委托

  对于很多非安徽巢湖籍的朋友而言,提到张治中,最先想到的,可能是“和平将军”、长期担任中央军校教育长等与部队相关的身份,而本文涉及的张治中信札中的两通,则为我们提供一个观照张将军的全新视角——对于安徽巢湖籍的朋友而言,可能并不算新——他是戎马倥偬的张将军,更是关心家乡和中国基础教育普及和开展的张老师。

  在《张治中回忆录》中,张治中对自己的家乡洪家疃和基础教育普及情况,有着具体的描述:

  洪家疃的居民约有百户,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落,男耕女织,各司所事。但是终岁辛勤,仅得温饱,有的还得不到温饱。在这种情况下,教育一向是不发达的。读书,被看作是特殊阶级的专业,过去科举时代这里只有秀才,民国时代没有一个大学生,风气太闭塞了。我在一九二九年创办了一所黄麓小学,后来扩充为黄麓乡村师范。

  其中的“黄麓小学”“黄麓乡村师范”,便是今日的黄麓师范学校了。他对这所学校的运营和教学开展也很用心,每有返乡的机会,都会回学校,与师生们进行交流,如其在《回忆录》中所述:

  (“八一三”上海抗战后)我在修养期中,也和每次回乡一样,常向黄麓乡师学生讲话,大多讲些求学做人做事的道理,把自己的体验现身说法讲出来,主要是说明一个人应该有恢弘的抱负、坚强的意志和奋斗的精神,应该关怀民众的疾苦和国家的命运。

  虽然只是一笔略过的场景描述,但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张治中对学校、对学生乃至对中国教育的态度,不可谓不先进,而他这种教育观念的养成,或者说,他这种人格的养成,则与他对老师这个职业的思考有关。

  比如,对于一位老师是否称职,他给出的考核标准是:“学问好,教授法好,还在其次,他拿人格影响学生,所以学生所得到的,不光是他的学问,还有他的人格。”

  这是他对曾经的德国籍德文教师格拉塞先生的正面评价。跟格先生学习时,张治中身处武昌陆军军官第二预备学校,年龄二十岁出头,正是一个人塑造品格的时候。

  “一个主持教育的人,一定要是一个有学问、有能力、有品格而能为人师表的人。这样才可以教学生,才可以担负教育的责任。”

  这是几年后,他在保定军校时,对老师所赋有的期冀。

  或许是好的老师身上的人格魅力过于神奇,亦或许是身教胜于言传,在之后的日子里,张治中似乎总有意无意地向格先生这类“老师”的状态上靠拢。甚至,即便在部队里,也不影响他搞教学。

  比如,在征闽作战中,张治中于滇军第四师第八旅旅部担任上尉差遣期间,便主动训练旅部勤务兵:

  当差遣没有多少固定工作,但我不甘清闲,就想起不如把旅部的勤务兵集合拢来,施以训练。最初召集两三个勤务兵,后来渐渐加到五六人,更渐渐加到四五十人……这在我也不过是一种兴趣,并没有其他想法。但是我们的旅长,看见我练兵有办法,就下令再凑合六七十人,编成一个旅司令部警卫队,派我当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