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新规则总征电话

名称:哈布斯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新规则总征电话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3.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20903934

更新时间:2025-05-29

发布者IP:14.151.33.91

详细说明

  哈布斯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新规则总征电话

  张治中 致杨青松书札(3通14页)

  版本年代:1962年书

  尺寸不一

  估价:RMB 30,000-32,000

  提要:此三通信分别书写于1962年6月、7月、9月,上款人为时任安徽省巢县黄麓区书记的杨青松。

  函一:为自己表弟兼机要秘书洪品山介绍工作。附洪品山信一通。(洪品山,年已六十曾为国军少将)。

  函二:建议黄麓师范向农村合并。附致李大钊长子李葆华信一通。

  函三:先生再言办学的种种困难,表示已与在京开会的李葆华书记面谈此事,得到“须使这个学校办好”的承诺。请求为学校拨款等。

  张治中,安徽省巢县洪家疃村人,抗日战争期间重要将领。抗战之余极重教育。1933年捐资创建黄麓乡村简易师范学校。1941年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后, 1942-1944年张治中担任国民党代表与中共代表谈判。8月到延安,迎接毛主席到重庆。国共达成双十协定后,亲自护送毛主席乘飞机回延安。1949年4月任国民政府首席谈判代表至北平和谈,达成的协议被南京政府拒签,遂留北平,并发表《对时局的声明》,自此公开站队中共。开国大典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1955年张治中回乡省亲,杨青松参与接待,得以相识。

  此三通信函表达了张治中重亲朋,念旧谊,对家乡教育尤其关心。

  经考证,此三通信应为张治中亲笔书写,内容首现,当为重要文献。

  人物介绍

  张治中(1890-1969),原名本尧,安徽巢县洪家疃人,出身耕读之家。幼承七年私塾教育,虽科举未第(1903年应试不中),却奠定了深厚的国学根基。1909年弱冠之际于扬州任警察,取字"警魄",并与指腹为婚的同村洪氏女希厚结缡,夫妻相守六十载,育有二子四女。辛亥革命的炮火(1911年)点燃其从军报国之志,辗转考入保定军校第三期步兵科(1914年),与白崇禧同窗而异途。军校毕业后,他历经军阀混战之险(1917年脱离安武军参加护法运动),1924年因蒋介石赏识入黄埔军校任教,开启仕途新篇。在国共合作时期(1924-1927),他与周恩来结下深厚友谊,虽申请入党未果,却始终秉持孙中山三大政策,拒绝参与反共军事行动。抗战期间,张治中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与政治智慧: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中任第五军军长重创日军,1937年"八一三"会战率先出击日军;主政湖南时(约1937-1938)提出"廉正勇勤"省训,虽因长沙大火去职,其治军理政之能仍获认可。1945年作为国民党首席代表三赴延安,全程护卫毛主席重庆谈判,1946年主政新疆期间更冒险营救131名中共人员返延。1949年北平和谈破裂后,他毅然留居北平,并促成新疆和平起义,被毛主席誉为"三到延安的好朋友"。新中国成立后,张治中历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职,晚年仍致力于祖国统一(1960年多次致信台湾当局)。其百万字回忆录历经波折,1985年删节出版为《张治中回忆录》。这位从巢湖之滨走出的"和平将军",终其一生秉持"文白"之志,在近代中国风云变幻中书写了独特的政治传奇。

  杨青松(1926-2008)安徽巢县槐林人。1943年入党,参加抗日游击队。建国后历任巢县县委常委,农工部部长,黄麓区委书记,巢县副县长。动乱期间,身陷囹圄八载,平反后任巢湖市人大主任。1955年张将军回乡省亲,杨参与接待,得以结识文白先生。1984年离休。

  洪毓驹,字品山,安徽巢县洪家疃人,张治中表弟。1927年任黄埔军校第六期训练部职员(张治中时任黄埔军校训练部主任)。1936年4月被授予中央军校中校秘书,负责张的机要(张治中时任中央军校教育长)。1949年随陶峙岳起义,时任西北军政长官公署迪化办公厅总务处少将组长。(陶峙岳1892-1988,保定军校第2期毕业,时任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新疆警备总司令,1955年授上将衔)。1950年在西北军政委员会交际处工作(张治中时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于1954年底调回北京)。1957年整风,反右。1958年从陕西省人民委员会交际处退职,返回原籍。

  李葆华(1909-2005)河北乐亭人,李大钊长子。1949-1961年任水利部副部长,党委书记。(1958年合并为水利电力部,部长由傅作义连续担任二十二年。张治中是保定军校第3期毕业,傅作义是保定军校第5期毕业。张治中的长婿和次子皆曾长期在水利部工作。张的长婿,周嘉彬,国军的少将军长,在德国学习期间与蒋纬国是同学)1961年2月-1966年12月任华东局第三书记。1962年2月-1967年1月任安徽省委书记,任职期间大力平反右派,被安徽人民称为“李青天”。1982年在央行行长位置上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