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英国皇室贵族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佣金多少征集电话
无量寿佛像
北京宫廷 元代
铜镀金 高40厘米
估价:RMB 3,000,000-3,500,000
元代(1271-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朝代,由蒙古族建立,定都大都(今北京)。国祚虽不长,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但帝国疆域辽阔,盛况空前。为有效统治辽阔的领土,元朝统治者一方面依靠其军事力量,另一方面大力扶持佛教,把宗教作为维护其统治的一种手段。在元代帝王的大力提倡之下,佛教发展迅速,尤其是藏传佛教在皇权的推崇下首次大规模地在内地传播。
至元十二年,元廷工部始设“诸色人匠总管府”,下统“梵像局”(于延佑三年升提举司)等十八司局,并由尼泊尔艺术家阿尼哥统管,主理宫廷专供造像制办事物。所制造像结合了尼、藏、汉多种风格元素,独具一格,亦对明代宫廷造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尊阿弥陀佛端庄优美,胎体敦实厚重,铸造工艺精湛,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当为元代晚期宫廷造像之佳作。
本尊阿弥陀佛全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之上,双手于脐前结禅定印。头戴花叶形宝冠,脑后亦有三叶发饰,叶冠装饰繁复,工艺精细,甚为少见,完美地展示出佛陀尊贵气度,如此注重细节的珍品,具有典型的皇家艺术气派,应为庙宇供奉朝拜而特别铸作,或可用于私人禅定修行,也当为皇亲国戚之流,殊为难得。高额之下眉眼对称分布,双目垂俯如未开的莲苞;鼻梁直挺,鼻翼外张;双唇抿起,唇线分明;下颌鼓凸,双颊饱满。面部刻画精妙绝伦,充分彰显了佛端庄、慈祥、高雅、非凡的宗教气质。耳垂圆珰,束发垂肩,缯带从耳际向上飘起。躯体敦厚,体态均称,结构合理。其胸前袒露,着双领下垂式通肩大衣,下身着长裙,腰间宽带,腰带于腹部打结,结头下垂,柔软自然。衣服边缘起伏褶皱如波纹般漾溢,转折起伏,流走自然,颇为洒脱生动,表现出丝织物的柔软质感和体积感。所有衣纹的表现皆飘逸流畅,刚劲简括,采用了汉地写实性的表现手法,两腿间的衣褶呈放射状自然流畅铺于座面之上。衣饰的边缘皆錾刻精美繁缛的花纹,又极大地增添了尊像华丽的美感。束腰仰覆式莲花座,上下缘饰两圈连珠纹,莲花瓣周匝环绕,排列规整,莲瓣饱满圆润,饱满有力,顶端饰有立体感颇强的卷草纹,制作精致。莲座上下边缘又各饰一周大小一致的连珠,莲台高且与尊像比例设计恰到好处,更显整体持重大方,法相威严的同时亦光彩照人。
此尊阿弥陀佛像面部宽大平坦,面容端庄,神态安详,体现了中原地区普遍流行的审美标准;衣纹写实,衣褶流畅自然,衣服边缘錾刻花纹,胎体厚重,内膛满敷红色泥土,显示了中原地区传统的泥范铸造的工艺特点。但仔细观察,又受到了藏传造像艺术尤其是元代宫廷造像的影响,全身多处表现出藏式造像的鲜明特征。如它的躯体及四肢,整体非常规范,结构非常匀称,宽肩细腰,明显受到了藏传佛教艺术造像量度的影响;其衣纹表现虽然仍然采取了中原写实手法,但衣质柔软轻薄,衣纹简洁明快,凸显出体态的优美变化及肌肉的自然起伏,这一点也明显借鉴了藏传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其装饰样式,如双耳所戴的圆形耳环、耳边飘扬的缯带、胸部的连珠式璎珞、手足所配的钏镯等,都与藏式和元代宫廷造像的装饰风范高度一致,可参阅一尊私人收藏的元代宫廷观音像(图一)。
本尊元代随宫廷阿弥托佛像体格硕大,深深具备了宫廷造像辉煌富丽的风格、气韵,并且融合藏、汉两地造像风格于一身。工艺精湛,品相完美,漆金锃亮,极为难得,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