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香港长江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艺术品拍卖拍卖安排
民国 珐琅彩教子图四方笔筒
宽:11.7厘米 高:15.2厘米
底款:乾隆年制
估价:RMB 200,000-300,000
民国时期,珐琅彩精品之作大多为艺术修为极高之人所绘制,比如珠山八友王大凡、何许人,及名家叶震嘉所为,大多不署款,但个人风格较突出。此件作品绘制教子图,画工极为精美,刻画细致入微,人物栩栩如生,胎釉彩工俱佳,精美绝伦,为民国珐琅彩瓷作之文房精品。
乾隆帝对珐琅彩瓷珍爱有加,故珐琅彩瓷器的烧制数量超过康雍两朝,所用白瓷胎仍是清宫造办处库存的上等填白瓷,由景德镇御窑厂提供。如造办处档案记载,“乾隆元年五月初二,太监毛团传旨:着海望寄信与员外郎唐英,另将烧造珐琅之白磁器烧造些来。钦此”。乾隆珐琅彩瓷采用轧道工艺,还大量吸收了西方油画的技法,在题材上,亦出现了圣经故事、中国或西洋人物,以及受西方”洛可可”艺术风格影响的各种洋花图案。
lot 1261
民国 王晓帆风格 珐琅彩麻姑献寿图瓶一对
高:39厘米 ×2
题识1:驾鹿采芝乐意时,任意逍遥世谁知。此日为赴蟠桃筵,相邀仙翁到瑶池。
题识2:蟠桃一熟九千年,方朔偷来献寿筵。才入齿牙甜胜蜜,顿教凡骨变成仙。
钤印:佳品、停云、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石渠宝笈、乾隆御览之宝
底款:大清乾隆年制 大清乾隆年制
估价:RMB 400,000-500,000
参阅:景德镇陶瓷馆藏品
这是一对典型的命题作品,具有明显王晓帆风格的重金订制寿礼瓷。
麻姑是道教神话人物。据晋·葛洪《神仙传》:“麻姑,建昌人,修道于牟州东南姑余山。”相传每年三月三日西王母寿辰,麻姑都要在绛珠河畔以灵芝酿酒,为西王母祝寿。东汉时应仙人王方平之召降于蔡经家,年似十八九,貌美倾城,自谓“已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观瓶身图案上,一瓶绘南极仙翁,鹤发童颜,面目慈祥,另一瓶绘麻姑肩花锄,荷寿篮,套薜荔裙,簪牡丹花,衣袂飘举,仙鹿傍随,亭亭玉立柏子树前。篮内满是瑶池蟠桃,昆仑灵芝,南苑春萱,北圃秋菊。蟠桃即寿桃。东方朔偷桃的神话故事便由此产生。梅鹿喻“六合同春”,柏菊颂“八百千秋”,牡丹象征富贵,萱草代指孺人。一切吉语贺词,该有的几乎都有了。传统习惯是寿星庆男寿,麻姑祝女寿,东方朔男寿女寿均适。这也正与瓶身诗文相符。
王晓帆(1918-1963),陶瓷美术鉴评家,陶瓷美术家。安徽黟县人,其父为景德镇著名的陶瓷艺术家王大凡。作为小八友之一的王晓帆自幼受其父亲影响,秉承家传,以粉彩人物见长。建国后更是作为轻工部陶瓷研究所筹备小组核心人物,在陶瓷史上有极高的地位。先后参与创办和组建过陶瓷工艺合作社、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艺术瓷厂、建国瓷厂、瓷用化工厂,1961年被授予“陶瓷美术家”称号。王晓帆的表现技法吸收了王大凡的长处,线条圆润飘逸,填色莹厚丰富,笔下的人物是人情化、心灵化、意象化的艺术形象,能容楚汉之风、唐宋之韵。景德镇陶瓷馆珍藏有王晓帆数件作品,如:《参观陶瓷馆》、《物质交流会》、《参观友谊商店》,艺术水准和格调俱高。
lot 1262
民国 叶震嘉风格 珐琅彩降龙伏虎图瓶一对
高:39.3厘米 ×2
题识:钵以将降龙,传来法正宗。有人持楖粟,于此足温恭。道高猛虎伏,游戏总承恩。物我何曾异,洒泪镜上痕。
钤印:珍藏、三希堂、仁作、乾、隆、宜子孙
底款:乾隆年制 乾隆年制
估价:RMB 300,000-400,000
民国时期,珐琅彩精品之作大多为艺术修为极高之人所绘制,比如珠山八友王大凡、何许人,及名家叶震嘉所为,大多不署款,但个人风格较突出。
此作虽未署款,从笔法来看,应为叶震嘉典型之作。
叶震嘉,别名叶振嘉,活跃于20世纪40年代,陶瓷美术家,近现代著名珐琅彩绘大家。1956年在景德镇陶瓷美术生产合作社供职,1958年在景德镇艺术瓷厂供职,1959年由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授予首届陶瓷美术家称号。
洗口,短颈,丰肩,长腹,肩塑一对矾红描金辅首衔环耳。作者以娴熟的中国传统绘画手笔和西洋珐琅彩勾勒点染技法,写就降龙、伏虎罗汉图。人物形象描绘精细入微,栩栩如生,线条酣畅淋漓,罗汉瘦骨嶙峋,怒目圆睁。口部、肩部、底部边饰精心描摹,另面以多方钤印点缀其中,背面大段题跋,呼应画中主题。此作不输雍乾笔意,珐琅、红、金色彩搭配相得益彰,凸显了作者不凡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