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皇室贵族国际拍卖公司活动安排规章制度
远山近水墨做骨,色为肉,骨力精劲之外,通篇淡设色石绿泼墨写山,将山川氤氲之气,江南风貌之苍润表现淋漓尽致,据黄宾虹子女回忆母亲宋若婴曾言,她常协助宾虹先生作画,画中所用石绿,乃是以前清官员之朝珠,经宋夫人悉心研磨而得。朝珠坚硬,研磨起来,甚是费心费力。颜色贵重之外,夫妇二人同心同德,由此可见一斑。画中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林木人物,事无巨细,贺寿之作,可堪卧游。
Lot 2044
吴昌硕(1844-1927) 墨竹
1917年作 立轴 水墨纸本
133×66 cm
估价:RMB 500,000-600,000
【题识】年来写竹兴犹狂,醉后时夸臂力强。便使老夫师与可,何人为记墨君堂。丁巳初冬,学板桥未能神在个中。吴昌硕。
【印文】俊卿大利、昌硕、芜青亭长饭青芜室主人
【说明】Lot 2042-2046为重要机构委托,请买受人于拍卖结束后一个月内完成结算相关事宜。具体情况请咨询相关工作人员。
吴昌硕作画以金石入画,色墨并用,浑厚苍劲。题画诗文真趣盎然,书法笔墨雄强,印章古朴,诗、书、画、印熔为一炉,其兼具文人气、金石逸气的「大写意」表现形式,影响近现代中国画坛。正如是幅墨竹图,虽说摹板桥之画意,却自出机杼,以狂草作枝干,用笔老辣生猛;竹叶以焦墨渴笔向上拖出,呈郁郁上升之势。画上之长题款更令诗书画印,相得益彰,独具文人气韵。
请横屏观看
Lot 2045
何绍基(1799-1873) 楷书匾额“题襟馆”
1871年作 横幅 水墨纸本
58×228 cm
估价:RMB 1,500,000-1,800,000
【题识】题襟馆。梦园都转年世弟属补题旧额,同治辛未仲夏,何绍基。
【印文】何绍基印、子贞(同《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何绍基》11印,第475页)
【展览】
1.「清代金石家书画展」,西泠印社印学博物馆,2013年5月。
2.「金石齐寿——金石家书画铭刻特展」,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2016年1月17日至2月16日
【著录】
1.《清代金石家书画集粹》第164-165页,西泠印社编著,上海书画出版社,2013年10月。
2.《金石齐寿——金石家书画铭刻特集》第94-95页,童衍方编著,上海三联书店,2016年1月。
【出版】《扬州地方文献丛刊:扬州览胜录、扬州名胜录》第112页,王振世、李斗编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4年。
【说明】
1.上款人方浚颐(1815-1889),字子箴,号梦园,梦园子,斋室名二知轩、碧玲珑馆、宝米斋、题襟馆等。道光二十四年进士。官至两广、两淮盐运使,四川按察使。收藏书画甚富,精鉴赏,著作甚丰。
2.Lot 2042-2046为重要机构委托,请买受人于拍卖结束后一个月内完成结算相关事宜。具体情况请咨询相关工作人员。
透过「题襟馆」,看扬州文坛的百年兴衰
明清之际,扬州因盐业发达,取代以手工业称雄的苏州,成为江南地区的经济与文化中心,孔尚任曾以「东南繁华扬州起,水陆物力盛罗绮。」描绘当时淮左名都的繁荣景象。经济繁荣是文化的昌盛的基础和前提,才有了「海内文人,半集维扬」的盛况。再加上王士禛、周亮工等文人官员主政扬州,让造园、文人雅集、诗歌以及书画艺术空前活跃,主要代表人物有查士标、孔尚任、宋荦、王士禛兄弟、汪懋麟等。
何绍基《楷书匾额“题襟馆”》局部
曾燠(1759-1831)的「题襟馆」,是这种文人活动的延续。题襟馆相传始建于宋代,之后荒废,直至曾燠上任两淮都转,才在署内西方隅复建题襟馆。洪亮吉、王芑孙都曾作《题襟馆记》,描述题襟馆建筑之精巧,文人酬唱之盛大。在题襟馆,曾燠主持了如「南园秋禊」「纪念欧、苏先贤生日」「消寒、消暑会」等等,曾燠成了扬州诗坛的领袖。钱泳《履园丛话》载:南城曾宾谷中丞以名翰林出为两淮转运使者十三年。扬州当东南之冲,其时川、楚未平,羽书狎至,冠盖交驰,日不暇给,而中丞则旦接宾客,昼理简牍,夜诵文史,自若也。署中辟题襟馆,与一时贤士大夫相唱 和,如袁简斋、王梦楼、王兰泉、吴谷人、张警堂......刘霞裳诸君时相往来,较之《西昆酬倡》,殆有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