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皇室贵族国际拍卖公司佣金多少公司提示

名称:英国皇室贵族国际拍卖公司佣金多少公司提示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7.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20873902

更新时间:2025-05-27

发布者IP:14.151.33.91

详细说明

  英国皇室贵族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佣金多少公司提示

  从钤印看,二者严丝合缝。观款题,两件作品在笔法、字体形态等细节处亦如出一辙。《孤山图卷》为判定本卷为钱选真迹提供了重要的辅助鉴定依据。

  左:本卷《西旅献獒图》题款

  右:《孤山图卷》题款

  04 关于张学良重装此卷的说明

  钱选《西旅献獒》经张学良重新装裱。从装裱风格来看,本作包首织锦、内隔水用锦及装裱样式与张学良旧藏王翚《江山卧游图卷》(2016年保利上海拍卖,钤有张学良鉴藏印)、王翚《载竹图卷》(嘉德拍卖,钤有张学良鉴藏印)、杨文骢《南归图卷》呈现出一致的装裱特征。

  本卷《西旅献獒图》包首装裱;王翚《江山卧游图卷》包首装裱

  末代皇帝溥仪离宫后,溥心畬兄长、末代恭王溥伟为复辟变卖恭王府藏,致大量文物流入市场。溥心畬落魄时亦出售部分家传国宝。溥心畬本人在落魄之际,也曾将部分家传国宝作价出售。陆机《平复帖》(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颜真卿《告身帖》(现藏日本书道博物馆)、怀素《苦笋帖》(现藏上海博物馆)、韩干《照夜白图》(现藏美国大都会美术馆)、宋徽宗《五色鹦鹉图》(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易元吉《聚猿图》(现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陈容《九龙图卷》(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等诸多国宝的流散过程中,活跃着张学良、张伯驹等收藏大家,以及山中定次郎等古董商人的身影,他们一度影响着中国近代文物的流转命脉。

  张学良与溥心畬同列“民国四公子”(与张伯驹、袁克文齐名),相交莫逆,往来间互赠的书画、诗作、手札等遗存至今犹存。钱选《西旅献獒》经溥心畬递藏后流入张学良手中,张氏珍视此作,委托装池名匠对其重新装裱。在张学良的交往中,马霁川是与其交往与字画装池中最过密的人,马霁川“玉池山房”创办于1919年,以精湛装裱技艺闻名,对质量严格把关,吸引于右任、张学良、张大千等名流。张学良曾有一幅受潮反铅的手卷、于右任收藏的碎裂宋元古画,均经该店整修重焕生机,足见其工艺之精。

  05 关于鉴藏印“云樵鉴赏”说明

  “云樵鉴赏”为冼斌(1814-1877)藏印。此印见于沈周《移居图》卷(2018年春香港佳士得拍品),冼斌钤有「冼斌私印」「曾藏冼云樵家」「云樵审定」「云樵寓目」「云樵鉴赏」等鉴藏印。卷中另钤裴景福鉴藏印并见其著录,印证二者递藏脉络与本卷递藏的关系形成互证互补。

  左:沈周《移居图》卷

  右:《西旅献獒图》本作

  钱选以通才之姿纵横艺文领域,其学养既深涉经史诗文,又精研绘画技法,更通印学音律,才情卓然。面对元朝征召,他以“富贵于我如浮云”的高蹈之姿断然拒仕,将文人风骨与气节融入艺术创作,以人生为笔,以艺术为舟,超脱尘世烦扰,为元初士人阶层树立精神标杆。画学理论上,他提出的“士气说”主张熔铸“古意”与“逸气”,突破形似桎梏,彰显文人品格,不仅指引赵孟頫实现艺术转型,更为董其昌“南北宗论”提供理论渊源,有力推动文人画体系建构与主流地位确立。在绘画观念革新、精神境界追求与创作实践探索中,钱选与赵孟頫并肩绘就元代画史璀璨开篇,推动文人画成为艺术主流的中流砥柱。

  后语

  本卷《西旅献獒图》既致敬经典又革新艺术:既延续阎立本“宣威昭德”的传统叙事,又以遗民视角注入“怀古感世——游艺守节”的全新情感维度,并通过“诗书画一体”的文人画形式强化表达。

  不仅流转轨迹清晰有序,民国以来诸多艺术学者鉴微巨著。金开藩、胡佩衡、惠孝同主导审核的《湖社月刊》于1929-1930年连载三期,后又相继收录于1956-1958年喜龙仁所著《中国绘画——大师与技法》第6卷、1967年王世杰等主编审鉴的《艺苑遗珍》名画第二辑,以及1998年铃木敬所著《中国绘画总合图录》第二卷。

  本卷《西旅献獒图》部分出版著录资料

  后续研究发现,此卷又多次见著出版:2002年《中国历代画目大典·辽至元代卷》、2005年《中国绘画收藏与鉴赏全书》上卷、2023年《国宝沉浮录》手稿彩图典藏本均见出版。此外,1981年《海外所在中国绘画目录·改订增补版》(东南亚·欧洲编),2006年《钱选高克恭》、2016年陈霄《一个被遗忘的晚清大收藏家—关于景其濬的初步研究》、2016年《国际汉学研究通讯》第11期、《新美术》2023年第1期罗建新《怀古感世:钱选〈西旅献獒图〉的隐衷》等文献中得到增补。

  这件《西旅献獒图》蕴含着无尽的奥秘,犹如一座等待发掘的宝藏,拙文不过引玉之砖,亟待学者凭借深厚的专业素养,以及艺术爱好者怀揣着热忱的探索之心,一同参与解读与挖掘,让隐匿其中的价值在这新时代的文化语境中绽放出更为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