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丰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征集藏品条件与费用
在元代画坛,钱选与赵孟頫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后世学者研究元代艺术发展脉络时无法绕过的关键人物,明人陈循等纂修的《寰宇通志》曾有记载:“论者以选画、赵孟頫字、冯应科笔为‘吴兴三绝’。”此论既彰显钱、赵二人在当时艺术领域的卓越声誉更揭示了二人各自专长的艺术领域。
钱、赵二人的艺术路径各具千秋,赵孟頫的卓越成就体现在“集大成”上,他巧妙融合唐宋绘画技法、南北不同画风,并将诗、书、画、印完美结合,构建起元代文人画的技法体系,为后世绘画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钱选是南宋景定三年进士,宋亡后弃仕隐居,焚毁经学著述以示不合作,以遗民身份终老。其艺术创作饱含前朝眷恋,赋予文人画精神抗争内涵。相较之下,赵孟頫虽历经仕隐挣扎,最终入仕元廷,官至显达。他的《鹊华秋色图》展现“调和南北”美学,本质是官方意识形态的艺术转译,虽具高超技巧与审美价值,却缺少政治隐喻与情感张力。钱选以艺术为“不合作”宣言,将文人画从“游艺”升华为气节象征,纯粹延续“书画托志”的遗民传统。
不管六朝兴废事,一樽且向图画开
Lot 915
钱选(约1239-1301)西旅献獒
手卷 设色纸本
画心:26.5×96.5 cm;题跋:26.5×114 cm
估价:RMB 15,000,000-25,000,000
著录:
1.《海外所在中国绘画目录·改订增补版》(东南亚·欧洲编),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附属东洋学文献中心,1981年。
2.《钱选 高克恭》,第201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
3.陈霄《一个被遗忘的晚清大收藏家—关于景其濬的初步研究》,《国际汉学研究通讯》第11期,2016年1月。
4.罗建新《怀古感世:钱选〈西旅献獒图〉的隐衷》,《新美术》,2023年第1期。
出版:
1.《湖社月刊》,第23、26、28期连载,1929年至1930年。
2.《中国绘画——大师与技法(Chinese Painting:Leading Masters and Principles)》第6卷,(瑞典)Osvald Siren(喜仁龙)著,图32,Ronald Press,1956-1958年。
3.《艺苑遗珍》名画第二辑,香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1967年。
4.《中国绘画总合图录》第二卷,第114页,图S15-009,东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
5.《中国历代画目大典·辽至元代卷》,第41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6.《中国绘画收藏与鉴赏全书》上卷,第291页,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7.《李霖灿读画四十年》,第92页,中信出版社,2018年。
8.《天雨流芳——中国艺术二十二讲》,李霖灿著,第106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9.《国宝沉浮录》手稿彩图典藏本,第1868-1869页,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23年。
10.《中国绘画:大师和原理》元到明中期,第59页,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24年。
说明:
1.溥儒题签。滕垲题跋。引首为乾隆内库黄地描金笺。
2.清宫内府旧藏,冼斌、景其濬、裴景福、溥儒、张学良、赵从衍递藏。
3.据《苏州府志》卷第三十九记载,洪武至正统间,滕垲,字汝明,为国子监助教。另据徐石麟《南廱志》卷六、冯桂芬《(同治)苏州府志》卷六十二载,滕垲于景泰五年(1454)任国子监六堂学录,可知滕垲为苏州人,大约活动于正统至天顺年间。
4.冼斌(1814-1877),字倬邦,号云樵,广东南海南人。道光二十一年(1841)进士。咸丰十一年(1861)转湖广道监察御史,外放山西学政。同治九年(1870)因病归里,主讲三湖书院,倡风雅之教,从学者近千。工书法,摹篆、隶、真、草诸碑帖凡三十卷,著《养云庐遗草》四卷、《谏草焚余》二卷。
5.景其濬(?-1876),字剑泉,贵州兴义人。咸丰二年(1852)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内阁学士。翁同龢好友。晚清大收藏家,包括董源《夏山图》、宫素然《明妃出塞图》等宋元明清剧迹俱为其旧藏。
6.裴景福(1865-1937),安徽霍丘人。字伯谦,号睫闇。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富收藏,辑所收金石、书画,编印《壮陶阁书画录》。
7.本作包首织锦、内隔水用锦及装裱样式与张学良旧藏王翚《江山卧游图卷》、王翚《载竹图卷》、杨文骢《南归途卷》完全一致,可见此作亦为张学良旧藏。
8.《中国绘画总合图录》录得此作为赵氏基金会藏品,即赵从衍家族基金会旧藏。赵从衍(1912-1999),香港船王。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为执业律师。之后创办华光船务,与包玉刚环球船务、董浩云东方海外并称世界三大船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