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丰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办事处市场分析
刘鼎 b.1976
十字街头的信使
纸上综合材料
2021年作
112.5×80 cm. 约8.1平尺
题识:
野花 没有被忘记 它也不自卑
迎风歌颂着丰盛的光和热
一个姑娘摘下一朵它:“它陌生,但也美丽!”
出版:《现实三重奏—中国当代城市文化分析》封面,复旦大学出版社,2025年。
估价:RMB 10,000–20,000
“
这一系列绘画作品承接了刘鼎一贯以来对于政治现实的密切关注与思考。2015年,刘鼎曾创作了一系列诗歌,记录他对于社会现实的观察与判断。2016年以来,他开始了这一系列的绘画作品,将诗句、文字、新闻与日常图像和绘画语言拼贴揉杂在一起。其中既有新闻图片、日常摄影和文字、也有电脑软件绘制的涂鸦,还用蜡笔、油画棒、丙烯等绘画材料在打印的图像上直接作画、涂改、覆盖,制造浮雕般的图像感受。在这些作品中,他让不同图像、文字、笔触和形状等建立起互否或互证的关系。他在一系列看似图像破坏的手法中企图建立一种描述社会现实的新语言,我们暂且可以称之为社会现实主义。
2015年以来,全球政治局势的不稳定与极端民族主义力量都在同步加剧。国家政治劫持了互联网与公共舆论。不管身处何地,每个个体所面对的不确定性都与日俱增,并因此时刻感到彷徨与焦灼。每一个个体在这样的一个复杂的环境中如何自决也成为一个极为紧迫的问题。尽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曾经出现过令人彷徨的时期,但对于出生于1970年代后期的刘鼎而言,这是他在人生的历程中首次真切地面临和经历这样的历史动态。这一系列文字图像拼贴绘画作品将摘取自不同彷徨时期的诗人的作品或新闻时事中的话语与今天政治现实中的图像与信息组合叠加在一起。它们肖像了今天与过去某个时刻面对转折点和十字街头的人们彼此重叠的遭遇与心境。也将他所体会到的急剧变动中的社会现实的片段与他的解读、判断镶嵌在其中。
”
Lot 4238
梁铨 b.1948
无题
纸上综合材料
己丑 (2009 年) 作
88.5×119 cm,约9.5平尺
题识:梁铨。2009。
估价:RMB 10,000–20,000
Lot 4239
张羽 b.1959
指印
镜心 设色纸本
甲申 (2004 年) 作
68×68 cm,约4.2平尺
题识:Zhangyu.2004.11.
无底价
“
以前的水墨概念是拿起笔来在宣纸上创作,从我的作品中却很难辨识这是不是水墨,这也就是我的当代艺术思考观点。我想做的是『在中国艺术史当中没有的事情』,想要建立起一个新的个人系统、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纯粹语言。
”
—张羽
Lot 4240
高茜 b.1973
鱼际关系
镜心 设色纸本
54.5×127.5 cm,约6.3平尺
题识:高。
出版:
1.《画境·高茜工笔花鸟画探微》第38-39页,安徽美术出版社,2011年;
2.《三矾九染—2012中国当代工笔画提名展》第120-121页,江西美术出版社,2012年;
3.《2011成都双年展·再现写实:架上绘画展》第29页;
4.《象外·象—中国当代水墨画提名展(第一回)》第124-125页;
5.《概念超越—2012新工笔文献集》第53页,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
展览:
1.“视觉中国美洲行—中国艺术特展”,美国圣地亚哥,2012年 ;
2.“概念超越—2012新工笔文献展” ,中国美术馆,2012年 ;
3.“三矾九染—2012中国当代工笔画提名展”,上海美术馆,2012年 ;
4.“丹青辉映琴瑟和鸣—中国艺术研究院伉俪艺术家绘画展”,北京,2011 年;
5.“象外·象—中国当代水墨画提名展” ,北京;
6.“再现写实:架上绘画展—2011第五届成都双年展”,成都;
7.“格物致知—中国工笔画的当代表述” ,北京。
来源:中国嘉德2012年秋拍第1396号拍品。
估价:RMB 10,000–20,000
“
高茜作品的私人感觉特别突出,仿佛拉开内心深处的窗帘,里面没有阴暗,只有小女生的细微心思。一切冲和平易,不经意间,让人感受到一段段闲散的心事,一片片无意的优雅,一阵阵淡淡的感怀。就画面的技巧而言,刻意的不经意似乎是主轴。刻意的细腻,不经意的融合,构成了高茜画面的谐和明快。小女生闺房的镜子、花瓶、鱼缸、台灯以及高跟鞋,除了表述心事,更多的是一种氛围的渲染,仿佛世间的一切,都归融简单,没有高深,不故弄玄虚,静静的等待那一刻的到来。
是天生的平和还是后天的刻意锻炼,造就了画面的宁静。从观者的角度,更能接受画家与生俱来的根性。窗外的俗世,没能污染里面的整洁,外面的诱惑,不能取代内心的平和。传统的柔美,当代的直接,都不自觉的在画面的平淡中,化为不经意的情感。除了自己,画家没有邀请他人,对于观者,仿佛不留神打开了一扇少女闺房的橱窗。没有偷窥的内疚,没有宏大的场景,只有默默的一刻一分一秒。
”
——周彤
←按住图片向左右滑动可浏览全图→
Lot 4241
曾健勇 b.1971
一条红线
镜心 设色纸本
102×196 cm,约18.0平尺
题识:健勇。
估价:RMB 10,000–20,000
“
显而易见的是,曾健勇采取了某种“童话”式的叙述方式,并以此有意识地与现实生活保持距离。或许有人会将曾健勇的创作与超现实主义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然而超现实主义的特征是致力于探索人类经验的先验层面,力求突破合乎现实的逻辑和真实的现实观,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的结合杂糅,以展现一种绝对的或者超然的真实情景。即便曾健勇也强调超离现实的建构目的,但是画家并未赞赏“纯精神的自动反应”,或者推崇无意识和潜意识的“彼岸”世界,而是听从善良纯真的人类天性,以幻想色彩的虚构叙事并藉助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和象征的寓意来折射生活。于是,曾健勇的作品出现了奇特的艺术效果,充满了出人意料的形象比喻,在这些具有“童话”色彩的画面中,没有晦涩难懂的哲理,没有高深莫测的逻辑,只有通俗生动的娓娓道来以及平铺直叙的坦诚告白。事实是“扮演”是画家非常有意思的人物处理方式,它既有人为预设的明显企图,同时也增加了虚构描述的故事性;“扮演”也让人物造型更为经典化,“那个男孩”和“那个女孩”成为了叙事中的“主角”,“他”和“她”不断参与到各个场景之中,构成了表面不同但情绪贯穿的“剧情”主线。虽然“主角”已定,然而“配角”总是丰富而变化的。
”
——赵力
Lot 4242
周墨 b.1983
月光女神
纸上综合材料
200×300 cm,约54.0平尺
估价:RMB 300,000–500,000
“
作品主要是围绕着中国画中的“留白”而展开的。传统中的“留白”是在意境上的塑造功能,但在当代“意境”这个概念不只限于对空灵虚无的表现,而扩大到对整体氛围的把握,它始终代表中国文化。不同于极简主义,留白所拥有的东方文化背景使作品充满诗意,是感性的抒发,而非由具象走向抽象之后理性的表达。同时,在作品中留白的素白一面也不同于极简主义表现的纯净的色域,而是拥有一定的模糊感与氤氲感的有流动性的色彩,为的正是区别于纯粹的白,给人以无限的想象,这也正是我在绘画中一直运用“留白”原因。
创作的这幅作品《月光女神》想表达雪山的那种洁白、冰清玉洁。所以“女神”的字眼去代替。夜幕下的雪山会把雪山衬托的更加洁白更加靓丽。创作方法不同与传统的山水绘画。雪山的肌理。变化内容非常的丰富,尺幅还很大,很难用传统的绘画方法去表达。所以我选用了留白的方法去表现。材料选择的是陶瓷颜色和矿物色 这些材料是颗粒状的。在画面上会有微浮雕的感觉,会使雪山变得更加有质感,画面更加丰富。然后再用笔墨去调整黑白灰,使画面变得更整体视觉冲击力会更强。
”
——周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