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国丰福德国际拍卖公司成交这么高鉴定估价出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但当时“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国家面临着恢复国民经济的重任,也担负着重建教育的使命。10月19日,64岁的马叙伦被任命为新中国第一任教育部长。马叙伦的一生是一部中国革命者的奋斗史:他是“五四运动”期间,为保全北大毅然走出书斋、走去革命的马夷初;他是军阀割据之时,为人民奔走游行、振臂疾呼、冲锋陷阵的马先生;他是日军侵华之后,孤苦伶仃、贫病交加、隐姓埋名在上海明德书店的邹华孙;他是花甲之年,面对卷土重来的专制暴行,再次引领着无数爱国人士投身民主革命斗争的马老。
马老学识渊博,对中国文字学造诣很深。他是北京大学的教授,并曾两度出任北京图书馆馆长,著有《说文解字六书疏正》《庄子义证》《老子校诂》等多部专著。他极好藏书,有藏书楼名为“天马山房”,所藏宋、元、明、清本、稿本、抄本、批校本数百种,清人的词集最多,编有《天马山房藏书目》和《天马山房书目》。丰富的经历与阅历使得马叙伦广结各界名流。
胡朴安
致马叙伦信札
近代写本
1通1页
18×25.2 cm
胡朴安与马叙伦同为民国时期国学大家,致力于文字学、训诂学等领域的研究,且二人同活跃于南社与国学保存会,多有交集。1928年马叙伦第三次出任国民政府教育次长,一年后被免职,免职后身心疲累的马叙伦回到杭州,曾接受胡朴安的邀请,出任中国国学整理会的发起人。此函据内容当作于1945年,为胡朴安向马叙伦“催稿函”。
胡朴安,本名有忭,字仲明、仲民、颂明,号朴安、半边翁,以号行世,安徽泾县人。近现代著名文字训诂学家,曾先后任教于上海大学、持志大学、国民大学和群治大学等。工诗词,为南社早期成员之一。富藏书,藏书以经部古籍为多。著有《中国训诂学史》《中华全国风俗志》《歇浦集》等。
马一浮
致马叙伦信札
近现代写本
2通2页
尺寸不一
马一浮与马叙伦祖籍均为浙江绍兴,二人从早年学术交流到晚年的政治活动,交往跨越半个多世纪。马一浮独居杭州时,除了去文澜阁,基本闭门不出。除了马叙伦、李叔同、梁漱溟、熊十力等友人外,亦鲜有人来访。此件马一浮致马叙伦书信所论多为书籍补抄、借阅事,并谈及马君武藏初印本《宋元学案》。民国时期,马一浮、马叙伦、马君武三人交往密切,被称为学术界“三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