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拍卖会哈布斯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标准及要求
本季大观将呈现溥儒的逸笔精品,人物与动物各臻其妙,兼具艺术价值与人文厚度,堪称专场亮点。
溥儒《应真图卷》状写三十个风貌各异的白描罗汉,宽28厘米,展开达到382厘米,在溥儒作品中殊为少见。由梅洁楼珍藏,每一笔都清清爽爽,毫不含糊,一气呵成。溥心畬从乙未1955年到丙申1956年的两件度岁之作《仿松雪笔意双马图》、《赤猴图》 寓意“马上封侯”。
溥儒(1896-1963)
溥儒 应真图卷
← 按住图片向左右滑动可浏览全图 →
Lot 3146
溥儒 1896-1963
应真图卷
手卷 水墨纸本
28×382 cm. 约9.6平尺
RMB: 600,000-800,000
题识:心畬画。
钤印:溥儒、江天水墨秋光晚
来源:上海拍卖会,2007年7月7日,第475号拍品。
说明:梅洁楼藏珍。
溥儒《观音大士像》
中国嘉德2024秋季拍卖会,第189号拍品。
民国建立以后采纳西方国家的博物馆制度,以北京旧皇宫一部分,设立“古物陈列所”。至1937年4月古物陈列所设置“国画研究室”(1937-1946年。先后更名国画研究院、国画研究馆),聘请导师,招收研究生入馆授课,以临摹历代名画为课业,栽培持守中国固有绘画技法与画意的画家,是现代中国书画史重要一页。1937年4月26日在传心殿行国画研究室第一期研究生开学典礼,5月1日开课,周肇祥、张大千、黄宾虹、于非闇、汪慎生、邱石冥、溥儒等任导师,定期到所讲演并教授绘画技法。
《应真图卷》局部
溥儒一生与佛教结缘甚深,道释画是其重要的创作题材,如达摩、无量寿佛等,多采用具有禅宗意味的写意画风。白描作品常是带着虔敬之心而作,为纪念生母项太夫人,溥儒每年都要绘白描观世音菩萨,甚至刺血作画,为母亲回向祈福。
《应真图卷》局部
应真(外文名Arhat)是指一种佛教语。罗汉的意译。意谓得真道的人。是驻世不涅的圣者,溥儒笔下的罗汉既是对平安的祈求,也是高洁品行的外化。此幅画白描绘罗汉卷,应为临龙眠居士笔,其刻画细腻入微,罗汉或坐或立,或俯或倚,皆自得自在,神完气足。由于人物众多,运用的白描技法也表现得非常全面:高古游丝描、钉头鼠尾描、铁线描等并用不悖,每一笔都清清爽爽,一气呵成,毫不拖泥带水。在线条的浓淡、粗细、方圆、转折变化上,在用笔的轻重、快慢、提按、顿挫上,在人物的造型面貌刻画上,长于用笔、运笔灵活的特点之充分体现,正是溥儒临古而化的精妙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