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国丰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成交如此轻松2025
齐白石的花鸟画题材十分广泛,据不完全统计约有五六十种之多。同时,他还将前人不经常画的蜻蜓、蝉、螳螂、天牛等昆虫引入画中。这些反映了他在题材上对花鸟画的拓展。当然,白石老人在花鸟画方面的成就不仅限于对题材的拓展。和前人相比,齐白石的花鸟画更增加了表现的成分,即更充分更明确地借以抒发自己的性情和感受,而且,也更强化了画面的形式感。
从形式表现上说,齐白石的花鸟画有简、繁之分。言“简”,此类作品可谓达到了概括的极致,画面洗尽铅华,唯留水墨,笔墨减到不能再减,而意蕴却格外丰厚。言“繁”,则能穷尽画面的寸许布局,每处物象都能交代的具体、细腻,在描绘对象的同时,构成一首首粗犷且精美的交响曲,绚烂之极。
本季春拍大观夜场之中,我们将呈现数件白石老人不同时期的花鸟画作品,它们或简或繁,简约处虽简而趣无穷,繁密处虽繁而悉心经营。所谓“一花一叶扫凡胎,墨海灵光五色开”,即如是也。
Lot 3115
齐白石 1864-1957
紫藤蜜蜂
立轴 设色纸本
1924年、1944作
171×46.5 cm. 约7.2平尺
RMB: 2,600,000-3,600,000
题识:
(一)齐璜白石山翁。
(二)此虫乃甲子后廿年所补。白石。
(三)此画乃予初来京华时所作,回头廿年校而今之白石所作,已成天壤。白石记。
钤印:木居士、白石翁、齐大、行年八十三矣
出版:
1.《齐白石作品集》,第251页,荣宝斋出版社,2014年版。
2.《翰海二十周年精品录·书画卷》,第371页,文物出版社,2014年版。
来源:北京拍卖会,2009年5月8日,第239号拍品。
说明:本幅具三题,按三题所给信息可知,白石老人在1924年先画紫藤,具左下一题,自珍廿年后再检旧作,并点蜜蜂四只,又具两题于左右,补全是图。其言“已成天壤”,既是说画,亦是慨叹人生。其画其艺,其事其情,弥足珍贵。
齐白石对画藤情有独钟,紫藤在他的作品中屡见不鲜。之所以如此,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藤的虬曲适于笔墨的纵情挥洒,当是其很重要的原因。齐白石认为“藤不垂绝无姿态,垂虽略同,变化无穷也。”齐白石画藤无数而变化多端,其在书法上的造诣在画藤中得到了精彩的体现,笔走龙蛇,荡气回肠。
齐白石1923 年作《紫藤》
成交价483万元
齐白石画紫藤,从画法风格上可分为前、后二期,两期的分界线大约在1925年前后。前期主要学徐文长,笔墨枯瘦纵逸,色彩清淡素雅,后期主要学吴昌硕,笔墨凝重浑厚,色彩浓郁鲜艳。此图的画法和书法风格,还没有吴昌硕笔法的影子,属于前期风格。
《紫藤蜜蜂》局部一
此幅《紫藤》为白石初到北京时期的作品,这个时期的紫藤画得极为繁密,枝干虬曲,藤花绮丽。此作画老干先以渴笔勾皴,然后再以湿笔施中、淡墨,最后染赭石,花青,这种层层积画的方法,也是前期画藤的特点。
《紫藤蜜蜂》局部二
他画藤的方法一方面来自于对自然的观察,另一方面,主要还是从前人那里学来的,此幅作品用色较多,中藤叶便染了淡绿,藤黄、花青、赭石甚至朱红,但整体上还是淡雅、清新,使人愉悦。此幅尺幅硕大,气势很大。若悬挂厅堂,如闻风雷阵阵。此类紫藤构图,白石曾提到乃在树下仰望所得。整个画面繁而不乱,秩序井然,静中有动势,正是“随意笔纵横,人眼听我手”。
本幅的三段题识
此幅《紫藤》可谓是两个齐白石合作而成,通过题款可知,此作最早时仅绘有一架紫藤,在20年后,齐白石又在左下角添绘了四只蜜蜂,与藤花的繁密相映成趣,愈加增加了整体画面的构成感。有趣的是,齐白石对曾经的自己是得意的,对现在的自己是自警的,据艾青《忆白石老人》一文中透露,艾青曾用一张八尺的大画去请齐白石鉴定,齐白石骗他说是假画,并要用两张画换这幅画,艾青说:“你就拿二十张画给我,我也不换”,“他知道这是对他画的赞赏。这张画是他七十多岁时的作品。他拿了放大镜很仔细地看了说:‘我年轻时画画多么用心呵’”。这篇文章或许有人会说艾青是为尊者贴金,但细读齐白石在此幅右下角的题:“此画乃余初来京华时所作,回头廿年,校而今之白石所作,已成天壤”,可知艾青所言非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