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丰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何时开拍何时截止2025

名称:国丰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何时开拍何时截止2025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9.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20675774

更新时间:2025-05-13

发布者IP:14.151.33.91

详细说明

  国丰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何时开拍何时截止2025

  清初(印钮)/ 乾隆(印文)乾隆帝御宝白玉交龙钮玺

  女史收藏

  印文:乾隆御笔

  尺寸:12.5 x 12.5 x 9.2 cm

  古代玉器

  来源:

  巴黎著名古董商 Galerie Langweil,1905年

  爱米尔.吉美(1836-1918年)收藏,1905年1月购自上述艺商,登录编号1689,此后家族传承

  香港苏富比2008年10月8日,编号2003及封面

  估价:HK$40,000,000 - 80,000,000

  此宝白玉质,交龙钮,印文为「乾隆御笔」四字,阳文。令人瞩目之处有以下几点:一是体量硕大。通高9cm,印面12.5cm见方,是名副其实的大型宝玺,如此巨大的宝玺在所有乾隆帝的名号玺中无出其右者。二是所用白玉质地极为通灵温润,通体洁白致密。如此巨大而质色纯净的良材美玉,在制作宝玺的白玉中实属罕见。

  三是印钮形制特别。此宝交龙钮中的双龙身形瘦劲,平滑无鳞,背部龙鳍参差,挺胸,头微昂,平视前方,神态威猛张扬,双龙身体盘绕之状甚明显。雕琢精细,抛光一丝不苟,平滑如镜。其风格与故宫博物院所藏制作于清初的满文「奉天之宝」、「天子之宝」等金质国宝,以及2003年北京拍卖的碧玉「康熙御笔之宝」交龙钮相一致,均属典型的清早期交龙钮风格。

  与印台和印钮正常的比例相较,此宝印台略显低矮。很明显,这是乾隆帝命令工匠将前朝的某方宝玺的文字磨去,重新再刻上了「乾隆御笔」四字。这种情况在皇帝宝玺的制作,尤其是继位初期的宝玺制作中虽然不多,但绝非特例,反映出乾隆早期宝玺制作的相关情形。

  四是使用场合的特别。像这类刻有「御笔」、「御览」字样的宝玺,都是出于实际钤用的需要而制作的。宝的大小要与所钤盖的作品相互协调,相得益彰。因此,能够钤用如此大宝的作品肯定都是巨集幅巨制。另外,考虑到乾隆初期曾经大量题写并更换内廷苑囿的宫殿匾额,此宝也极有可能是用于钤盖在较大的宫殿匾额之上的。综合以上各点,此方「乾隆御笔」宝玺可以说是乾隆帝继位早期制作的重要宝玺之一,自然备受瞩目。

  白玉「乾隆御笔」宝玺,气势磅礴,论尺寸,当为同类满清图章中最硕大之属。其玉质莹润,几近无瑕,乃高宗私用宝玺,唯御作方可钤盖,极其难得。清高宗在位六十载余,经韬纬略,开疆拓土,又力兴文艺之事,成就大清盛世。如此硕大尺寸,宜盖匾额横披。巨幅纸绢,或写殿名斋号,或书铭文箴言,高悬中堂宝座上,彰显皇权圣威,此玺亦然。

  观其印钮,双龙相背而踞、尾部交缠,锐目圆瞪,英姿飒爽,肌肉矫健,爪足有力,蓄势待发。如此交龙式钮,应属大清立国初年之工,或乃乾隆高祖父皇太极(1592-1643年)治下所制。玉玺上的双龙英姿,与北京故宫清初满文两枚金印「奉天之宝」与「天子之宝」极其相似,同展时代威风。乾隆皇帝在登基初年,命人在家传玉宝上重刻印文,钤盖御制诗文书画上,既对满洲祖先致敬,同时显示他对汉族文人传统的尊重。

  清崇德 应制于首八年 金交龙纽满文「天子之宝」印|北京故宫

  此玉玺属法国工业兼作曲家爱米尔.吉美(Emile Guimet,1836-1918年)旧藏。他乐善好施,创立巴黎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从1895年起,直至辞世为止,爱米尔搜藏大量中国、日本、喜马拉雅及东南亚绘画与艺术品,又涉猎埃及与高卢罗马古代文物,其中宫廷玺印收藏尤丰,可谓私人珍蓄之冠。爱米尔典藏中之宝玺御印,不少购自巴黎骨董商 Florine Langweil(1861-1958年),此品正属其一。

  Langweil 自二十世纪初专营东方艺术品,在巴黎市中心设店,甚有名声。爱米尔藏品目录清晰,依购入先后登记在册。如1903年3月2日,爱米尔从另一艺商 Bigot 购得一方寿山石「乾隆御笔」争珠游龙钮方玺(登录编号1406),该玺后售于香港苏富此2009年10月8日,编号1652。1905年1月17日,爱米尔又经 Langweil 购得三方印玺(登录编号1382、1685及1687),其中一方后赠予慈禧太后。隔日,爱米尔又自 Langweil 购藏,那正是此「乾隆御笔」白玉方玺(登录编号1689)。

  爱米尔.吉美为巴黎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的创办人

  《乾隆宝薮》 内印文

  Lot 3646

  清乾隆 御制白玉交龙钮宝玺

  印文:自强不息

  尺寸:6.5 x 4.8 x 4.8 cm

  来源:

  欧洲私人收藏

  香港苏富比2017年10月3日,编号3623

  估价:HK$5,000,000 - 15,000,000

  此玺青白玉质,云龙钮,阴文篆书「自强不息」四字。此玺原是三方一组套印中的一方,另外两方为「向用五福」引首和「八征耄念之宝」玺。此次香港苏富比征集到的「自强不息」玺就是乾隆帝晚年众多与他八十寿辰有关的御用宝玺中的一方。

  「八征耄念之宝」只是一方主宝。除主宝之外,乾隆帝还同时选取了「自强不息」的宝文刻制成副宝,与主宝相配。 「自强不息」源自同样是儒家文化重要典籍之一的《周易》一书,其中「乾卦」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乾隆帝为什么要选择「自强不息」作为「八征耄念之宝」的副宝呢?按照他自己解释就是:「向有自强不息宝,以殿御书。庚子年镌古稀天子之宝,副以犹日孜孜。兹以寿跻八旬,镌八征耄念之宝,仍副以自强不息。盖经书中自儆之语虽多,而易象首乾,法天行健,至为切要者,无逾于此语。」「予既镌八征耄念之宝,复副以自强不息,亦犹七旬时刻古稀天子之宝,副以犹日孜孜,皆铭乾惕之志也。」可见选取「自强不息」作为「八征耄念之宝」的副宝,就是要表明他在归政之前不敢稍存懈怠,以天下百姓为念,孜孜求治,勤于政事的意旨。

  不难看出,乾隆帝在为自己寿跻八旬深感得意的时候,同样隐隐流露出内心深处那种不自觉的忧患意识。而「自强不息」正是这种忧患意识的反映,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

  透过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的记录,可以使我们了解此方宝玺制作的具体时间。乾隆五十四年「十月初十日,太监鄂鲁里传旨:着启祥宫挑白玉画宝二份,每分宝二方、引首一方。钦此;随挑得新交出山料玉一块,重十斤,上画得墨道宝二份。随画宋龙宝纸样一张,交太监鄂鲁里呈览,奉旨:照样准做。将宋龙宝引首纸样一张,交懋勤殿篆本文,得时交发苏州织造征瑞成做,钦此;于十月二十六日雕得宋龙钮宝木样呈览,奉旨:照样准做,交发苏州织造征瑞成做,钦此;于五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苏州送到玉引首宝二份,呈进交懋勤殿讫。」

  档案中的相关资讯与此方「自强不息」玺本身显示出的特点十分吻合。如此方「自强不息」玺的材质为青白玉,玉的颜色呈现出深浅不一的细微变化,与档案中「山料玉」的记录一致。又如此方「自强不息」玺的云龙钮,龙头昂首有力,龙身细劲,满雕细密的龙鳞,与档案中「宋龙钮」的形制正相一致。据此可以推断档案中记录的两套山料玉宋龙钮引首宝组玺中就包括此方「自强不息」所在的那套组玺,并由此得知此方「自强不息」玺制作于乾隆四十四年十月至四十五年三月之间,由北京造办处设计,苏州织造玉工具体制作完成。

  二是前述档案记录的两套「向用五福、八征耄念之宝、自强不息」组玺是用一块山料白玉刻制的,印文也用的是同一印稿。因此可知两套组玺的印文应该非常相似,但不可能完全一致。而在北京故宫所藏的《乾隆宝薮》中,这两套组玺的钤本却是一模一样,这一度使笔者感到十分困惑。后查阅法国吉美博物馆所藏的《乾隆宝薮》印谱,发现这两套组玺的钤本都有收录,并且是放在一起的。

  可以看出,在该印谱中这两套组玺的印文很相似但有不同,而其中一套组玺中的「自强不息」玺正与此次香港苏富比征集到的「自强不息」玺印文完全一致。由此可知在制作北京故宫《乾隆宝薮》过程中,由于当时相关人员的疏忽,将两套同时制作极为相似的组玺中的一套钤盖了两次,从而使另一套同文组玺漏载。这一疏忽在制作吉美《乾隆宝薮》御用玺印谱时得到纠正,也为香港苏富比此方「自强不息」玺的认定提供了依据。

  《乾隆宝薮》内页印文

  Lot 3633

  清乾隆 御制嵌鎏金铜掐丝珐琅吉庆连连扶手椅

  法国私人珍藏

  尺寸:65 x 52 x 115 cm

  来源:

  Lucie Valore(1878-1965年)与 Maurice Utrillo(1883-1955年)旧藏,原存于法国昂古莱姆「甜蜜法兰西」别墅(villa 'Douce France')

  约1960年由现任藏家祖父购得该别墅及宅内藏品,并由其后人继承至今

  估价:HK$2,500,000 - 5,000,000

  此椅巧心别具的镶嵌,令人耳目一新,独特珍稀。

  卷云纹、玉磬属传统中国纹饰,融合掐丝珐琅嵌屏上洛可可风格的花卉纹,中西交融的艺术风格反映出乾隆皇帝的喜好,尤可见于其领导下的耶稣会传教士与中国艺匠相互激荡共演之创作。

  此椅于现任藏家祖父1980年代的办公室内

  Lot 3634

  清 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早期 紫檀雕仿古纹束腰条桌

  尺寸:171.4 x 43.8 x 85.2 cm

  来源:

  纽约古董商弗兰克·卡罗,1967年

  阿瑟·M·赛克勒旧藏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赛克勒旧藏

  阿瑟·M·赛克勒基金会旧藏,2001年

  纽约重要私人旧藏

  佳士得纽约2014年3月20-21日,拍品编号2306

  亚洲显赫私人收藏

  香港邦瀚斯2019年5月28日,拍品编号123

  展览:《The Bride Wore Red: Chinese Wedding Traditions》,纽华克博物馆,纽华克,2005年

  估价:HK$2,000,000 - 4,000,000

  此类条案主要用于陈设器物,通常成对摆放于厅堂两侧。紫禁城养心殿随安室1900年的一张室内照片中,可见光绪帝御榻一侧摆放有一张与本件拍品极为相似的紫檀条案,见单霁翔编,《故宫藏影·西洋镜里的皇家建筑》,北京,2014年,页160。

  此外,另有四件清代紫檀桌可作参考,其牙条所雕刻的仿古纹饰亦可对比,见《故宫博物院藏明清宫廷家具大观》,卷1,北京,2007年,图版203、221、223及225。

  古玉撷英

  Lot 3759

  西汉 白玉勾连云纹高足杯

  亚洲私人收藏

  高度:11 cm

  来源:

  奉文堂收藏,香港

  Raymond and Frances Bushell 收藏,1990年代初购自上述来源

  估价:HK$1,500,000 - 3,500,000

  勾连云纹和卷云纹看似素简,实繁复缜密,犹如旋涡,方向各异,两两成双,或水平、或垂直,变化之间,生意盎然,映得主纹更显耀眼。

  其他相类之器,多仅缀谷纹,或高足作圆弧形。西西安阿房宫遗址曾出土一件玉杯,录于《The First Emperor. China's Terracotta Army》,大英博物馆,伦敦,2007年,编号92;广西贵县罗伯湾出土一例,与本品器形相似,亦缀谷纹,原属南越国首任君主赵佗时期(公元前203-137年在位)重臣之墓,见《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北京,1988年,彩图8,图版28。

  Lot 3760

  汉玉翼龙纹珮

  士绅收藏

  长度:6.9 cm

  来源:

  云中居,台北,1991年8月入藏

  蓝田山房收藏,编号HJ-005

  估价:HK$300,000 - 1,000,000

  玉质青白,局部带褐色沁斑。此玉珮雕琢翼龙一只,侧身呈横向展开之姿,昂首挺胸,口微张作咆哮状,眉目清晰且气宇昂然,龙身修长,背部雕刻一对翅翼舒展而出,尾部饰以卷云纹,整体雕工细致流畅,线条简洁典雅,富有动感。

  此类带翼龙纹的玉佩,于汉代玉器中尤为少见,显示其特殊地位与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