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方法国丰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品评估
清乾隆 粉彩御题诗鸡缸杯
《大清乾隆仿古》款|香港显赫私人收藏
「乾隆丙申御题」字「乾」、「隆」印
诗题:
李唐越器人间无,赵宋官窑辰星看。
殷周鼎彝世颇多,坚脆之质于焉辨。
坚朴脆巧久蹔分,立德践行义可玩。
朱明去此弗甚遥,宣成雅具时犹见。
寒芒秀采总称珍,就中鸡缸最为冠。
牡丹丽日春风和,牝鸡逐队雄鸡绚。
金尾铁距首昂藏,怒势如听贾昌唤。
良工物态肖无遗,趋华风气随时变。
我独警心在齐诗,不敢耽安兴以晏。
来源:香港拍卖行及地产代理,1998年10月25日,编号534
出版:朱汤生,《中国瓷器:庄绍绥收藏》,香港,2009年,图版105
估价:HK$1,000,000 - 3,000,000
鸡缸杯首见于明代成化朝,纹饰绘雄鸡、牝鸡及雏鸡,盛行不衰,尤其风行于雍乾时期,本品器形与纹饰设计异于成窑版本,「乾隆仿古」、御题诗,反映乾隆皇帝对于成化鸡缸杯之倾慕与喜爱。
全球各大博物馆之相类藏品,如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一对,展出于《清康雍乾名瓷特展》,台北,1986年,编号144;另一例出版于《胡惠春先生王华云女士捐赠瓷器精品选》,上海博物馆,1989年,编号4;还有一例录于《Joined Colours》,赛克勒美术馆,华盛顿特区,1993年,编号64;大维德基金会藏二杯,现贮于伦敦大英博物馆,载于《Illustrated Catalogue of Qing Enamelled Wares》,伦敦,1991年,图版 A823、A827。
乾隆皇帝御题诗,作于1776年,描述纹饰中人物为贾昌(713年生),十三岁即开始为唐玄宗(713-56年在位)驯养斗鸡,此处翘足而待,极是生动。
Lot 3659
明隆庆 青花加红绿彩龙纹小酒杯
《大明隆庆年造》款|重要北美私人收藏
直径:6.4 cm
来源:
日本冈山私人旧藏
日本东京私人旧藏,自2000年代初由以上获得
估价:HK$500,000 - 2,000,000
隆庆御制瓷,因隆庆帝在位仅六年,御瓷烧造甚为有限,故世间遗存极少,尤为珍贵难得,而于断代鉴赏上亦极具价值。其风格承袭嘉靖之遗韵,然又更进一步,五彩绘饰精妙华丽,釉下青花则呈深邃浓艳之钴蓝色调,殊为典雅秀丽,展现当时御窑制瓷工艺之顶峰。
本品龙纹绘制精细,且第五爪刻意磨去,乃严守御用之规制,彰显其宫廷出身与历史价值,亦为隆庆御瓷之鲜明特征。史载隆庆年间景德镇御窑厂屡遭天灾侵袭,如洪水、地震,尤以隆庆五年(1571年)大火尤为惨烈,严重影响宫廷瓷器烧制,致使此类技艺精湛且烧制难度高之御瓷更为稀有珍罕。
明代御瓷中亦有见将龙纹第五爪抹除之例,见日本东京梅泽纪念馆所藏一件隆庆青花五彩龙纹杯,第五爪有意磨去,著录于《梅泽纪念馆所蔵:中国.元明の陶磁》,MOA美术馆,1992年,图录编号42。另伦敦大英博物馆大维德基金会藏一例隆庆御制红彩龙纹杯,载于Rebecca Feng着,《illustrated Catalogue of Ming and Ming Style Polychrome Wares in the 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of Chinese Art》,伦敦,2006年,页37,编号765。拍卖售出隆庆五彩御瓷之例,见香港苏富比曾售出一件五彩龙纹盘,2014年4月8日,拍品编号3015,以及另一青花矾红龙纹碗,2013年4月8日,拍品编号3003。
Lot 3680
明永乐 龙泉青釉梅瓶
香港徐氏艺术馆珍藏
高度:38.2 cm
来源:徐氏艺术馆收藏,香港
估价:HK$1,000,000 - 3,000,000
梅瓶素朴无纹,器形丰腴俏美,釉色明润,诚明初龙泉佳例。时匠技艺精湛,如此上宽下敛、素面无纹之器,尤为难烧,但见瑕疵,即致佳料余废,需比例匀称,窑火老练,方得上品。
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一相类龙泉带盖梅瓶,瓶略较此高,刊于《天下龙泉:龙泉青瓷与全球化》,卷2:国家公器,北京,2019年,编号94,图录笔者指,该瓶「形体秀美,从造型特征看,应是明永乐时期龙泉窑依宫廷出样而烧造的宫廷用瓷」(页156)。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四件相类梅瓶,则收录于《碧绿:明代龙泉窑青瓷》,台北,2009年,编号64-67,仅第一例带盖。
本品器形,较明初龙泉典型梅瓶,略显丰张,或源出景德镇官窑青花相类品。可参考高安元代窑址出土六梅瓶例,纹饰各有不同,录于《高安元代窖藏瓷器》,上海,2005年,页52-63。同类梅瓶,亦见纹饰与景德镇窑相近者,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梅竹纹例,录于《天下龙泉》,前述出处,编号95。由此即见,当时之龙泉或承官样,以制供御之器。据官档载,龙泉窑曾烧官器,至少到了成化一朝方竭。
Lot 3687
南宋 龙泉窑青釉凤耳纸槌瓶
高度:25 cm
来源:
山口谦四郎(1886-1957年)收藏,神户
秦峰男收藏
估价:HK$3,000,000 - 6,000,000
翠青莹亮,此件纸槌瓶属龙泉青瓷罕得佳作。以形似纸槌而得名(日本称「砧」),青瓷纸槌瓶可谓早期中国艺术最具代表性之一类,且广得鉴藏家喜爱。
有学者考据称,此瓶形源自伊朗等西亚伊斯兰国家。可比较一件内蒙辽陈国公主墓出土伊斯兰琉璃瓶,或产自伊朗东北部内沙布尔,年代以1018年下限,图见《大观.北宋汝窑特展》,故宫博物院,台北,2007年,编号25,图2。1997年印尼印坦古代沉船出土玻璃瓶残片,形与本瓶相同,该船应为北宋商船。宋人洪迈《夷坚志》也有相关记载,指徽宗收藏一套番国制琉璃瓶。更多详细讨论,请参见《千禧年宋代文物大展》,故宫博物院,台北,2000年,页121,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