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皇室贵族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中国成交率

名称:英国皇室贵族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中国成交率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5.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20661955

更新时间:2025-05-12

发布者IP:203.168.21.141

详细说明

  英国皇室贵族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中国成交率

  缶老的花卉取法徐渭、八大山人、石涛等历代创新者,亦从近代赵之谦、任伯年的艺术中汲取营养,可谓师学高格。在融各家之长,并贯通其书、印之力后,创造出了雄健大度的写意风格。其作画主张“奔放处要不离法度,精微处要照顾到气势”,曾自作诗曰:“不知何者为正变,自我作古空群雄”。由此可知,缶老的成功与其在尊重传统的前提下,追求自身个性表达的实践方法密不可分。缶老喜绘梅竹、松石,寓意清秀高节、刚直不阿。此幅正是其所钟爱并擅长的题材之一。画面中松树由左如右上折,笔墨雄壮,撑起画面。使画面饱满,整体构图挺拔,有向上之势,正合左上题识“砚池墨水腾蛟龙”所传达的傲骨清节之气。缶老之卓绝匠心,可见一斑。

  Lot 3151

  吴昌硕一竿竹

  立轴水墨纸本

  己未(1919年)作

  157.5×46.5 cm

  题识:爵觚盘敦鼎彝钟,掩映清光竹一丛。种竹道人何处住,古田家在古防风。己未秋八月,吴昌硕年七十六。

  钤印:大聋、吴俊卿印、湖州安吉县

  说明:盒内附东京美术俱乐部发票、南满洲铁路公司票据

  东京美术俱乐部发票、南满洲铁路公司票据

  吴昌硕二十年代于六一园中

  吴昌硕画一杆风竹,加以诗赞:爵觚盘敦鼎彝钟,掩映清光竹一丛。种竹道人何处住,古田家在古防风。以赠东瀛友人,别有一番情意在其中。此作竹叶笔势劲厉,直笔多,气势雄强,足见缶翁线条功力异常深厚。本身吴昌硕最擅长写意花卉,受徐渭和八大山人影响最大,由于他书法、篆刻功底深厚,他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及章法、体势融入绘画,形成了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笔力敦厚老辣、纵横恣肆、气势雄强,构图也近书印的章法布白,虚实相生、主体突出,画面用色对比强烈。此作为日本友人所画,多少带有书画切磋之意,缶翁也在此尽展其功力。结此墨缘,难能可贵。

  Lot 3152

  吴昌硕行书五言诗

  立轴水墨纸本

  甲寅(1914年)作

  170×32 cm

  题识:塔影下夕阳,钟声出树杪。日落天气清,幽思知多少。甲寅四月,老缶。

  钤印:吴俊卿印

  说明:友永敏匡题签、包首钤印。

  友永敏匡,号霞峰,日本实业家,近代书家。与吴昌硕、李瑞清等友善,也是吴昌硕书画在日本的经销商。现藏上海吴昌硕纪念款的吴昌硕甲寅年账本《笔墨生涯》记载了多次与”霞峰”的交易记录。

  1914年秋,经友永敏匡的推介安排,在日本白石鹿雯的“六三园”,吴昌硕举办了首次书画展,由此进一步打通了日本的书画市场。直到1927年缶翁去世前还有《梅花图》写赠霞峰。

  日本人友永霞峰,“虚明轩”、“瑕丰秘籍”均为友永霞峰藏印。友永霞峰,名伝次郎,字敏匡,是20世纪初的实业家,战前长期留居上海经商,商号为“友永虚明轩”,经营古董,与吴昌硕、李瑞清、吴隐等友善。曾在民国二年(1913)与长尾雨山、高濑惺轩、小栗秋堂等人在绍兴参加由西泠印社主办的兰亭盛会。国家图书馆藏《缶庐印存》中有“虚明轩记”“友永敏匡”“瑕丰秘籍”收藏印。

  Lot 3153

  吴昌硕墨竹

  立轴水墨绫本

  1913年作

  150×40.5 cm

  题识:直节不可屈,青青当岁寒。如逢任公子,堪作钓鱼竿。癸丑腊月,吴昌硕。

  钤印:安吉吴俊章(2次)

  说明:江上琼山题盒。京都冈墨光堂装池。

  江上琼山(1862-1924),名景逸,字希古甫,琼山为号。日本长崎出生,后移居京都习画,随南宗,临摩元明,与晚清时期中国画家吴昌硕、陆恢等尤为深交。

  明治时期长崎画派著名南画家江上琼山,1862年生于长崎市。名景逸,字古希,号琼山。别号墨隐、数峰道人。移居京都前曾游历中国名胜,在京都时,也曾和罗振玉、富冈铁斋、桑名铁城、犬养毅等人交流中国文化。他来中国,或是经过长尾甲等在沪友人介绍,认识了吴昌硕、陆恢等人。

  吴昌硕的作品重整体,尚气势,奔放处不离法度,精微处照顾气魄,富有金石气。讲求用笔、施墨、敷彩、题款、钤印等的疏密轻重,配合得宜。他自己曾言:“我平生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作书之法作画。”在吴昌硕的艺术生涯中,石鼓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为他的艺术世界开辟了新的视野。他笔下的竹竿以淡墨轻抹,叶以浓墨点出,疏密相间,富有变化。往往一首行书诗题写在画面的左侧。而暮年的书法更加古朴遒劲,金石气浓郁,早已将石鼓文的精神融汇在自身的血脉中,墨色浓重与枯笔飞白,使他的书法多了一种苍茫感,结体左低右高、上紧下弛,如石凿斧劈般大开大合,提按回转行云流水,牵丝如铁线般劲韧。他因受赵之谦、任伯年的影响设色大胆、混而不脏、艳而不俗。在立足于中国传统绘画设色的基础上,又融合了西洋绘画中丰富且变化多端的色彩,将文人的画意与市井的审美完美的结合了起来,这使得他的作品得以在当时脱颖而出。

  Lot 3154

  吴昌硕篆书七言联

  立轴水墨纸本

  1915年作

  118×21 cm(每幅)

  题识:塼轩先生属集猎碣字,时乙卯暮春,安吉吴昌硕。

  钤印:俊卿之印、仓硕、甓禅

  释文:多驾鹿车游汗漫,写来鲤简识平安。

  上款:“塼轩先生”即筱崎都香佐(1865-1936),别号砖翁,鹿儿岛人。医生、收藏家。曾入学鹿儿岛县立医学院、东京大学,后任长野县立伊那病院院长、东京吉原病院院长。1900年应在沪日本会社之邀,渡上海创立篠崎病院。又为亚洲古学会成员,与王闿运、章太炎、长尾甲、吴昌硕等友善。

  多驾鹿车游汗漫,写来鲤简识平安。吴昌硕先生晚年喜集猎碣字书写此联。佛教有三车,鹿车喻缘觉乘(中乘)诸贤对道力颇深也。“汗漫”谓广大无边,漫游之远。“鲤简”为秦汉时期的信封,“素书”即为素帛写的书信。驿寄梅花,鱼传尺素,正是至上风雅。

  石鼓文可以说是吴昌硕一生的挚爱。吴昌硕写石鼓,妙在师其意不泥其迹,将其斑驳苍辣的风化效果化为一种独特的笔墨语言,格调高古,气魄非凡。吴昌硕在隶书的创作上,一并引入了大篆的笔法,化方为圆,减少一般汉隶用笔的波折提按,又将字的结构作夸张错位的处理,形成一个既有变化又能统一的整体。

  吴昌硕在书法观念中注重气势,以气取胜,力追古拙。他广泛学习,入古出新,广参博涉及,终于达到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高峰。吴昌硕真草篆隶各体皆能,熔碑学、帖学于一炉,其雄强书风直追三代、秦汉,一扫宋元以来的精巧、阴柔风格。吴昌硕很擅长集石鼓文书写楹联,传世作品中也以此类为多。

  Lot 3155

  吴昌硕石鼓文八言联

  立轴水墨纸本

  1919年作

  162.5×27 cm

  题识:晓霞仁兄雅属,为集猎碣字,时戊午四月维夏,七十五叟吴昌硕。

  钤印:俊卿之印、仓硕、缶翁

  释文:左阪右原驾我二马,㯱弓执矢射彼大麋。

  上款:上款”晓霞”即徐钧(1878-1955),字晓霞,浙江桐乡乌镇人。上海20世纪前期著名儒商、藏书家,”爱日馆”主人。与吴昌硕、褚德彝、陈宝琛等相过从,吴昌硕曾多次以字画相赠,此为其一。

  来源:文物公司旧藏。

  “清仪阁”张廷济收藏处,有1925年商务印书馆影印本,原稿现藏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按影印本序言编跋等可知,《清仪阁》原稿十册,由徐钧(晓霞)于1916年冬购得,褚德彝于1917年编目并补作了一些题记。

  徐钧是浙江桐乡乌镇人,20世纪前期上海著名儒商和藏书家,以“爱日馆”为藏书楼名,与吴昌硕等关系密切。其子徐安(懋斋)广集古玺和印谱,陈宝琛曾为他所编的印集题名,后来在1926年辑成《古玺印谱》出版,王国维作序。这篇序文是王国维论述六国文字的文字学篇章,十分重要。徐安过世后,他所藏的237部历代印谱于1962年悉数捐予了上海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