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成交比例交易现场

名称:福布斯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成交比例交易现场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5.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20661909

更新时间:2025-05-12

发布者IP:14.26.161.236

详细说明

  福布斯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成交比例交易现场

  2024年1月初,东京国立博物馆盛大开幕“吴昌硕的世界”纪念展,庆祝吴昌硕诞辰180周年。在二十世纪的近百年间,吴昌硕的艺术作品受到东瀛书法界及政商界多年追捧。正是由于日下部鸣鹤、河井荃庐、长尾雨山、青山杉雨等一批日本各界人士不遗余力的推动,以诗书画印四绝而被誉为"中国最后文人"的吴昌硕在异国他乡大放光彩。吴昌硕以诗画构筑的“老蛟走”“天风吹”意象,是东亚书画跨文化传播的生动注脚。

  吴昌硕在西冷缶亭前

  吴昌硕与河井荃庐、次子吴藏龛

  上海私家园林“六三园”,乃为白石六三郎所建,当时在沪日本学者、政商人士以及中国书画家、学者多在此地出入相与酬唱。吴昌硕经王一亭介绍结识六三园主人,亦成为此地常客,经常在此与河井荃庐、长尾雨山等交流笔墨。在王一亭的推动下,吴昌硕生平第一个个人展览即在六三园举办。

  随后在长达百年的时间里,吴昌硕的艺术持续发挥着影响力。1921年《吴昌硕书画谱》由日本东京至敬堂刊印。1922年,大阪高岛屋举办了吴昌硕书画展,并出版了《缶翁墨戏》。1953年,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盛大的书法名品展,其中也包括多件吴昌硕的作品。青山杉雨先生在1970年和1976年分别推出了《吴昌硕の画と赞》。吴昌硕逝世五十周年(1977年)之际,由青山主持的谦慎书道会并举办盛大展览,展出了百余件缶翁书、画、印作品。

  吴昌硕与王一亭在六三园

  长尾雨山像

  长尾甲在上个世纪初至上海勤务商务印书馆做编译,从1911年到1923年都居住在上海爱而近路(现安庆路)正好与吴昌硕寓邻、有许多交流诗书绘画的机会。正是由于长尾雨山的推挽,吴昌硕的绘画被当成真正的文人画介绍而被其魅力吸引。甚至一度在日本出现了“吴昌硕热”。

  由于明治政府将“唐样书法”即中国正锋书法作为“公式书法”,身为汉学家与书法家的日下部鸣鹤来到中国,与吴昌硕订交并成为终身好友。1880年,杨守敬作为外交官东渡日本,在他的影响下,日下部鸣鹤于1891年来到中国,先后到访上海、杭州等地。这也是他此生仅有的一次国外漫游的经历。这次游历让他与俞曲园、吴大澂、吴昌硕等中国书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吴昌硕曾为他作画、题诗,为其题“玉兰轩”匾额,鸣鹤则将游历诗文辑成《禹域游艸》,其中“浮槎万里求遗矩”句直抒对缶庐笔墨的追慕。返回日本后,日下部鸣鹤仍与吴昌硕保持书信。缶翁为鸣鹤刊制的多方自用印藏于日本新泻大学。其中,刻于1891年的”日下东作、子旸” 两方印,曾被28岁的河井荃庐摹刻过,这也是他后来致信吴昌硕,决意来中国拜师游学的开端。鸣鹤去世前,尚嘱托吴昌硕以正锋行笔的篆书书写自己的墓铭。西泠印社内如今仍立有“吴昌硕、日下部鸣鹤结交百年铭志”。

  日下部鸣鹤像

  西泠印社吴昌硕日下部鸣鹤结友百年铭志碑

  前尘旧影、金石永年。本次嘉德将特别呈现一组东瀛珍藏时期的吴昌硕书画精作,组成“缶无咎石敢当—吴昌硕墨韵专题”。九件作品体现缶翁在诗歌、书法和绘画等各方面深厚的造诣。《致日下部鸣鹤行书红梅、看竹诗》、《菜根香》、《古松图》等多件有早年出版物加持,来源清晰。赏梅、看竹、咏牡丹、放青松,不乏缶翁自作诗名件。文人精神、生命哲思与自然物象和谐交融,形成跨越时空的风雅对话和精神共鸣。庋藏多年后,绫本和纸本均湛墨如新,并有多件含原汁原味的装裱和木盒,保存精良。质素整齐一同出现,可谓罕见难得。

  Lot 3147

  吴昌硕 致日下部鸣鹤行书红梅、看竹诗

  立轴 水墨纸本

  丁酉(1897年)作

  57.5×46 cm

  题识:鸣鹤先生两正。丁酉七月,安吉吴俊卿。

  钤印:俊卿大利

  释文:桃符新书岁丁酉,墨汁一升余古缶。支撑病臂强写梅,秃笔犹能老蛟走。燕支水冻呵点萼,赤城朝霞落吾手。藐姑仙人冰雪肌,赭颜忽醉天飘酒。枝干纵横若篆籀,古菭簇簇录科斗。平生作画如作书,却笑丹青绘桃柳。屈指明日当立春,已见东风拂窗牗。吉羊止止吾室中,愿花长好人长寿。元日写梅。山头雪霁云巑岏,剑门插天衺阳残。碧烟随风吹欲堕,却是抱岩秋竹竿。荒崖寂莫行径深,竹氛一碧缠衣襟。吟声断续啸声作,引得天风来和琴。拂水岩看竹。

  说明:日下部鸣鹤题包首、画盒。

  上款:“鸣鹤先生”即日下部鸣鹤(1838-1922),本名东作,字子暘,日本滋贺县人。日本近代书道之父、鸣鹤流派的创始人、日本明治时代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与中林梧竹、严谷一六并称为”明治三笔”。曾于1891年来华,与俞樾、吴大澂、吴昌硕等交往密切。日下部鸣鹤来华期间,吴昌硕曾为他作画、题诗,刊印。返回到日本后,仍与吴昌硕等人保持书信往来。刻于1891年的”日下东作、子旸”两方印,曾被28岁的河井荃庐摹刻过,这也是他后来致信吴昌硕,决意来中国拜师游学的开端。吴昌硕曾为其题写“玉兰轩”匾额。1922年,日下部鸣鹤去世,其墓碑亦由吴昌硕作篆书。1991年,为纪念吴昌硕与日下部鸣鹤结友百年,日本天溪社于杭州西泠印社树立“吴昌硕、日下部鸣鹤结友百年铭志”纪念碑。

  展览:

  1.“吴昌硕のすべて逝世五十年吴昌硕纪念展”,谦慎书道会主办,日本上野之森美术馆1977年5月15日至21日。

  2.“缶墨东游——吴昌硕生诞一七〇周年纪念展”,三圭社主办,香港会议展览中心,2014年5月24日-26日。

  出版:

  1.《吴昌硕》,第127页,株式会社讲谈社,1976年10月版。

  2.《吴昌硕のすべて逝世五十年吴昌硕纪念展》,第42页,慎谦书道会,1977年版。

  3.《书道グラフ》,图版253号,第10页,近代书道研究所发行,1977年版。

  4.《中国书法全集-近现代编(77)吴昌硕卷》,第84页,荣宝斋出版社,1998年版。

  5.《缶墨东游》,第114-115页,三圭社,2014年版。

  6.《吴昌硕全集-书法卷一》,第10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17年版。

  著录:

  1.《吴昌硕年谱》,第44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

  2.《吴昌硕年谱长编》,第144-145页,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

  3.《吴昌硕年谱长编》,第149页,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