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开始征集中华国际拍卖有限公司鉴定估价出手
乾隆皇帝之审美趣味与雍正一脉相承,故乾隆御窑之作品亦秉承仿古采今之法,本品即为乾隆朝之精绝代表。造型源自上古青铜器觚,器身作三段式,喇叭形口,腹部鼓出,足胫外撇,腹部、足胫均出四道棱脊,造型古朴大方。
通体施仿汝釉,釉质肥腴莹润,釉色青中泛蓝,如雨霁初晴之天色,静谧深邃,釉面密布细碎开片,纹路交织如冰裂。
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笔画清晰,字体规整。为乾隆官窑仿汝釉器翘楚之作。
汝釉瓷器辉煌于宋,以釉色温润,开片优雅而闻名于世,冠宋代五大名窑之首,有“汝窑为魁”之说。明代宣德时期,景德镇官窑开始仿制汝瓷,其后断绝。清雍正帝品味精雅,于宋瓷不事雕琢的素雅之美甚为钦慕,故命御窑加以复烧,品质远在宣德仿品之上。乾隆帝即位后,对仿汝器颇为钟爱,曾赋诗赞当时仿汝器物:“赵宋青窑建汝州,传闻玛瑙末为油。而今景德无斯法,亦自出蓝宝色浮”。
从《清档》的记载分析,乾隆一朝烧制仿汝釉瓷器主要集中在乾隆十三年以前,其时常将内府旧藏汝窑实物或制样发至珠山御窑厂让唐英临摹,本器即为当时作品的典型代表。此瓶所敷施的仿汝釉厚若堆脂,温润似玉,散见开片,颇具旧迹,穆穆之中透出高贵浑雅之气,完美诠释出宋人崇尚一色纯净之美学理念,不输前朝,别有一番情趣。
存世乾隆仿汝釉花觚多为单件,成对者寥若晨星。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款仿官釉出戟觚”可作形制参照。
雍乾之交,御窑厂所出之颜色釉,斑斓多彩,品类丰富,集历代之大成,摹古与创新并存,肇启清代御瓷艺术之巅峰,令后世不可企及。北宋汝窑天青瓷器为宋瓷美学之最高典范,明清鉴赏家均将徽宗大观朝官汝器列为名窑之首。故其也成为酷爱陶瓷的雍正皇帝必欲攻克的仿古釉品种。
据《清档》记载,雍正帝屡次拿出内府藏宋代原器,发与唐英命其对照仿制。有些仿宋器雍正特意不让唐英落本朝年款,以竞技于古人。摹古是彼时造器的主要精神,除了对赵宋诸大名窑的精心仿造以外,还专门汲取上古三代以来青铜与古陶之经典造型,加以化裁,敷施色釉,予以古老器型新的姿采,其开创之功成就清宫御瓷之新篇章。
觚,原为商周青铜礼制酒器,至宋时,官窑将其转化为陈设雅器,不再具有酒具功能。瓷觚多沿袭青铜原型轮廓,然细节纹饰已趋简化,以釉色清雅为尚。清康、雍、乾三朝帝王慕古之风炽盛,尤以乾隆帝为甚,其御窑所制瓷觚形制古拙端秀,常列于宫廷几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