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澳门中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图录编制征集处
宋代金石考据之风盛行,摹古鉴器渐成士林风尚。明清文人承先贤余绪,既赏三代吉金古韵,亦效法古制重铸铜器,由是刻铜技艺日臻精妙。墨盒的起源较为晚近,1939年刊于《新天津画报》的《墨盒考》中有载,墨盒为嘉道时期祝庆蕃为科举携墨方便所制。刻铜墨盒之艺至迟肇端于清中期,初时匠人仅以素简纹饰錾刻其上。及至同光年间,陈寅生首倡于素面铜墨盒镌刻诗文书画之艺,令此物由实用器具升华为文人清供。民国元年,北京琉璃厂同古堂专事篆刻图章及刻铜文房,文化名人广泛参与刻铜创作,或亲执笔墨题写丹青于铜胎,或指点匠师切磋镌刻技法,遂使刻铜墨盒蔚为大观。一时间,达官政要、文人墨客竞相购藏刻铜墨盒,直至20世纪30年代钢笔推广而式微。
在众多刻铜文房作者中,姚华学贯中西,精研诗词、书画、金石、戏曲诸艺,尤以颖拓、刻铜、笺纸艺术见长,堪称一代通儒,于颖拓、刻铜、笺纸等艺术形式皆有特别贡献。其铜刻之意蕴基于金石考据之学风,他亲自在铜制文房表面写画,与张樾丞、张寿丞、姚锡久等铜师合作,创作了大量精彩绝伦的铜刻文房。在姚华的指导下,铜师技艺迅速提升,能够以刀就铜,表现笔墨晕染的纸绢意趣,连山水皴法也能曲尽其妙,从而开创出书画名家与社会名流广泛参与铜刻文房的全盛时代。
Lot 2374
民国茫父写花卉铜盒盖
11×8×1.5 cm;238.7g
估价:RMB 120,000-180,000
释文:梦坡先生雅玩,张志良持赠。茫父。
提要:墨盒以铜为纸、以錾代笔,取写意之法,铸就一方盎然生趣。盒面构图疏密得宜,中央丰神俊逸花卉凌空绽放,瓣叶翻卷处似有暗香浮动。写铜者深得铜刻之道,把控构图点染之度量,为匠人留有余地。铜工技法卓越,驾轻就熟,运刀如运枯笔,以金石錾刻之法勾勒轮廓,细密刀痕如蚕丝萦绕,密处细勾如丝,疏处铜胎留痕,浓淡相生间,竟令铜胎生出宣纸晕染的墨韵。墨盒虽为贮墨实用之器,然此件以花魂入铜,存有文人草木意兴,宝光内蕴,古雅可爱。盒盖上有题跋,字迹清隽,笔意洒脱,墨盒由茫父写铜,爱国商人张志良收藏并作为礼物赠送给周庆云,一器流转,三贤神会,写铜之妙、藏铜之痴、赠铜之谊,皆凝于这方寸铜匣之上,诚为民国文人交游的立体诗笺。
周梦坡(1864-1933),名庆云,字景星,号湘舲,别号梦坡,浙江湖州人。大实业家、浙江兴业银行业主,苏杭铁路投资人。一生收藏书画、金石、古器颇丰。与张宗祥等主持补抄文澜阁《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