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中华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专场集征中
王伯群致王毓祥信札
1944年写本
1通4页
14.8×25.7 cm
1944年冬,日军进犯黔南,大夏三迁赤水。王伯群校长因迁校劳累成疾,于同年12月逝世于重庆。孙科在重庆召开校董会,推选贵州省教育厅长欧元怀为校长,王毓祥为副校长。
Lot4531
王伯群致王毓祥信札
近现代写本
1通3页
14.8×25.7 cm
1945年日本投降,大夏师生同赤水民众欢欣鼓舞,举行提灯火炬游行,欢庆胜利。次年,大夏师生迁回上海。1951年,以大夏大学、光华大学为基础,同时调进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诞生了华东师范大学。
Lot4532
王伯群致王毓祥信札
近现代写本
1通3页
18.3×24 cm
历代藏书家皆以搜求宋元版为乐事,然近代以来,宋元旧本大多归之公藏,搜储不易。明代嘉靖万历刻本作为承前启后的版刻珍品,上接宋元古本之余绪,下开明末清初版刻之先河,近代以来为藏书家所宝。
Lot4829
(南朝陈)徐陵 辑 李书勋 旧藏
玉台新咏 十卷
明崇祯六年(1633)赵均小宛堂覆宋刻本
1箱2册
14×21 cm
钤印:臣昀之印、晓岚、翰林院印、李书勋印、右尘鉴藏
题识:
1、佇立吐高吟,舒愤诉穹苍。
2、皇孙死,燕啄矢。
著录:
1、《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集部总集类第1568页。
2、《中国古籍善本总目》集部总集类第1721页。
是书系南朝徐陵所编诗歌总集,上自汉魏,下迄梁代,是继《诗经》《楚辞》之后中国古代第三部诗歌总集,也是六朝仅存两部诗集之一。该书版本众多,现存最早刻本为明刻,而在明刻本中,又以寒山赵均小宛堂本则声名最著。小字精雕,刻印雅饬,保存宋本面目,前人多以宋椠视之,在传世诸本中号为精善。
该书甫一问世,即受到学者和藏书家珍视。莫友芝称:“最佳,他本皆不足道也。”傅增湘评价:“一扫历来之芜秽,且写刻精雅,楮墨明湛,当世推为佳椠”。清康熙间赵氏原版毁失,据传所印不过百余本。至清晚期,藏家能得赵本,已惊书缘匪浅。清末民初,著名藏书家缪荃孙称小宛堂本价如宋元,其值昂甚,亦可见赵本流传之罕见。是书半叶十五行三十字,黑口,左右双边。
Lot4835
洞庭萧士 选 湖南主人 评点
缀白裘三集 不分卷
明晚期刻本
1函1册附资料1册
14×22 cm
著录:
1、舶载书目。
2、《册府千华——民间珍贵典籍收藏展图录》,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5年,第254-258页。
3、黄婉仪,《洞庭萧士编﹤缀白裘三集﹥考述》,戏曲研究(第一〇五辑),文化艺术出版社,2018年,第160-185页。
钤印:李希海、李希海珍藏善本、梦韩、嘉趣簃、嘉趣簃李希海藏书印
是书系明代戏曲选本,与传世以“缀白裘”冠名之书皆不同。《缀白裘》系“取百狐之腋,聚而成裘”之意,明代中期以来,戏曲选本众多,名家皆以各自标准去取,均冠以“缀白裘”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