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拍卖机构中华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征集处
谢太傅赏雪卷
款识:谢太傅因雪骤降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客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道韫曰:未若刘旭因风起,道光二十六年戊申十二月初吉西吴费丹旭写。
钤印:费丹旭印、子苕、农桑余吏
鉴藏印:个中三昧、静芷之章、家住白苹红蓼之间
非夷非惠 聊以忘忧
—读费丹旭《人物故事十二条屏》
刘鹏
清代费丹旭是一位专擅人物画的画家,画法上多取法明朝的唐寅与仇英,与改琦并称“改费”。他能诗词,善画人物,尤精仕女,笔法精润,设色淡雅;兼工山水、花卉,取法恽寿平,颇有雅致。笔下人物多纤细娇弱,娟秀清丽,刻画细致工整,是为典型的费氏风格。亦曾为丁敬、金农、厉鹗等名流画像,故而名噪一时。此人物故事十二条屏,撷取古人典故,皆是流传千古的故实:一绘东汉“郑家诗婢”,一为东晋“咏雪诗”,一为“王羲之访张荐”,一为“刘晨阮肇成仙”,一为“红拂夜奔”,一为“郭子仪遇仙”,一为刘几“嵩山地仙”,一为“四相簪花”,一为绘苏轼“不合时宜”,一为绘陶渊明《与子俨等疏》意,一为南朝渔父《答孙缅歌》,一为白居易《池上篇》。费丹旭选取描绘的多是古人传说与逸事,多为闲情逸致,背景则以逸笔写出,淡彩赋色,以诗文长题画上予以注解,为集费丹旭书法与绘画二美于一身之力作。
其中“郭子仪遇仙”屏,面部画法上,主要主要轮廓线兼皴带擦,寥寥数笔而神态即出,然后用淡赭色略为烘染,墨随笔痕,色掩墨态,达到了沈宗骞所说:“笔不使墨浮于色”的境界。用写意手法写织女,寥寥数笔勾出人物的体态,又用大的笔触画出发髻,得乌黑的质感,配景简略,用笔爽利,墨色疏淡。东坡“不合时宜”人物衣纹以线描,落笔较重,线条流动,表现出衣饰的质感。画史载费丹旭写照,如以镜取人,尤精补景仕女,以潇洒自然、简淡柔美称胜,实非虚言。“咏雪诗”屏绘阁前补景花卉,姿态横生,虽用笔不多,却为全卷景色与人物平添了许多色彩。白居易《池上篇》绘曲栏蜿蜒深入,人物运笔简洁,工整而不失自然,木石勾皴,清雅而有深秀之致。陶渊明《与子偐等疏》笔墨工整艳丽,笔法简劲,潇洒流利,对人物的描写非常细腻,容貌秀美。“郑家诗婢”这屏表现了用笔的意趣,用不同的笔意描写了松树的苍劲,岩石的沉雄,修竹的秀润。十二条屏各有特色,极好的诠释了费丹旭的画艺,是为其人物画之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