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征集流程福布斯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会预展
陈继儒《太平清话》有云:“焚香煮茗,自是吴中习气。”描述江南文人以品香喝茶为日常雅事。古人“晴窗搨帖,挥麈闲吟,温灯夜读,皆以沉香佐之”,这些记录反映了明代文人将焚香视为“修身养性”的重要方式。在宋人典籍中“海南沉香”(琼脂)更加备受推崇,丁谓《天香传》中将其定为天下第一,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中“海南香,气皆清淑,如莲花、梅英、鹅梨、蜜脾之类”的描述也成了后世形容这种香料独特芬芳的典范,海南沉香不但得到了苏东坡、黄庭坚等书法大师的赠友和青睐,亦是著名南宋诗人陆游“书卷纷纷杂药囊,拥衾时炷海南香”等名作中的常客。总之,在目前所发现的数千种天然香料之中,被公认为第一,并在历代本草中以“冠绝天下、一片万钱”记载的独此一种。
有关沉香的古代描述和记载很多,古人典雅的文学修养,为这种神奇的香料提供了十分完美的文化语境。但是对于现代收藏而言,除了对于美的欣赏之外,严格而理性的产地划分,建立真伪和价格的大致标准,对于广大收藏参与者和需要长期筹备拍卖的专家而言,或许更加关键。在这个问题上,我一直非常推崇陈氏香谱中,收录叶庭珪的两段描述当时沉香产地和价格相关的信息。由于香料品质和稀缺度等诸多综合因素所致,宋代星洲香:越南香:柬埔寨香:海南香的价格比率基本是1:2:3:6,这串简洁的数字,完美地记载了当时的真实贸易情况,以我个人观点,这个比率最终可以为整个市场树立极有意义的经典参考指标,令我十分惊讶的是就在一千年以后的今天,在我随意抽取的几个成交样本中,这个比率依然十分精准,虽然我本人绝非沉香贸易的职业行家,但我相信野生沉香的自由市场最终依然会围绕这个比率波动。当然由于沉香和奇楠是一种独特的原料,有类似黄花梨和田黄一般的独特单价和总价逻辑,所以每件原料和作品的具体价格,还是以真实的市场为准,而这也是公开拍卖能为大家带来的意义。
最后,我再简单谈一谈沉香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由于小时候,我受到太爷爷(吴湖帆先生)留下作品的影响,唐诗宋词和古典书画的趣味是我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和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会选用古代香具和隔火熏香,丰富的古典香具可以带来非常全面且纯粹的品香体验,如果空间中还能悬挂一些古画或放置一些古典家具,那就更加完美,这也是我最推崇的沉香品鉴方式。一般品香可以是“独处”,亦十分适合于书斋添置,偶尔也可以用来会客,香席或轻松的小聚皆宜。当然,最终优秀的香料也是十分必要的对象,如果运用古法,沉香的使用一般非常节制,所以如果机缘和条件允许,建议大胆选择优秀的精品,以我经常连续品香几个月的经验来看,一块几十克的顶级沉香原料,应该可以让一家人连续使用几十年甚至更久。自从我习惯品香之后,好像对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更好的能量,所以我很愿意将这种古老而精致的生活方式分享给更多人,希望嘉德拍卖可以延续一流的职业服务精神,为大家提供一个严谨而公开的市场,相信这些努力,一定能让这个古老的文化转化成更多幸福和美好传递给当下。
(图录原文局部有责编改动,内容以此版本为准)
《居木游香—古典家具及沉香木艺》专场,沉香部分涵盖峒天香堂、肖木香学、九龙沉香博物馆、安徽省沉香博物馆,以及私人早年收藏。
Lot 2418
当代 海南紫油虫漏树心
等级:沉水
L:23.5 cm. 67g
来源:峒天香堂
虫漏树心,是沉香结香方式的一种,指白木香树因虫蛀而受伤,树干为了修复,分泌出油脂进行保护。树体逐渐恢复健康,油脂聚集,最终形成内包树心的状态。大山的虫漏树心具有独特的香气,气韵清扬,气息厚重干净。
此海南紫油虫漏树心,六十七克,造型奇特,纹路清晰,油线鲜明,仿佛将营养、水分输送时的生长场景呈现出来。其油脂醇厚,油质泛紫,香气极佳,甜韵干净充沛,凉意自然舒适,上炉的变化十分优美,敬请现场品闻,体会其油质和香气的俱佳状态。
在市场中,真正的海南虫漏树心十分罕见,达到油脂如此丰富的90年代尖峰岭虫漏树心,更是凤毛麟角,是当代海南香藏家品香、收藏的佳品。
Lot 2420
当代
海南树心吊口
26.5×22×11 cm. 267g
来源:峒天香堂
吊口在海南沉香中并不常见,大多不沉水,属于栈香。古时吊口被称为蓬莱香、猬皮、刺香,现代统一叫吊口(砍口)。吊口的香体是从树心内部结出的,因受外界干扰少,故香气特别纯净,优质的吊口香韵非常迷人。
这件黑油吊口,约267克,完整保存下来,属树心吊口中的佼佼者。外观若山子,呈现自然吊垂的结香状态,小树心的油质漫溢,每一克都是精华,即使作为一件天然艺术品,陈设于书房或茶室,也熨帖迷人。除了外观,香气优雅凉甜,兼具了沉香树心油的爆发力和穿透性。总之,这件海南树心吊口,无论外观还是香气,都令人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