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费用多少中华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火热征集
明
木雕漆金达摩坐像
23.8 cm.high
菩提达摩(Bodhidharma),南北朝禅僧,略称达摩或达磨,意译为觉法,据《续高僧传》记述,南印度人,属刹帝利种姓,通彻大乘佛法,为修习禅定者所推崇。北魏时,曾在洛阳、嵩山等地传授禅教。当时对他所传的禅法褒贬不一,约当魏末入寂于洛滨。据《景德传灯录》在民间常称其为达摩祖师,即禅宗的创始人。著作有《少室六门》上下卷,包括《心经颂》《破相论》《二种入》《安心法门》《悟性论》《血脉论》6种。弟子有慧可、道育、僧副和昙林等,梁武帝大同二年圆寂。
此尊达摩像,跏趺端坐,姿态挺拔,双手置腹前结禅定印。头戴风帽,手印与风帽均为其标志性特征。面相刻画写实传神,唇上有八字胡,下颌亦蓄短络腮胡,须眉连同胡须均呈卷曲状并施以黑漆,双目圆睁,瞳仁凸出,瞪视前方,显示出修行的坚定与毅力。上身着僧祗支和通肩袈裟,下着僧裙,完全裹覆尊者双手双脚,衣纹写实自然,表现出较强质感。
清乾隆(宫廷)
铜鎏金大轮金刚手
32 cm.high
大轮金刚手是密教胎藏界金刚手院三十三尊金刚之一,也是藏密尊奉的主要本尊,为金刚手菩萨的忿怒相,是征服地下与水下龙魔之神。
此尊造像表现的是即为大轮金刚手,无上瑜伽密本尊之一,胎藏界金刚手院的三十三尊金刚之一,地位重要。三头六臂双身,立于莲花日轮宝座之上。每头三眼,呈忿怒相。右侧上手持金刚杵,表智慧,左侧上手结期克印,示威慑。中间二手持蛇身,分于身侧。下二臂环抱明妃丽质天,双手击掌,掌声轰鸣,天地震动。口中衔咬毒蛇,周身以八龙五色蛇为饰,即表示能克一切水中龙族所兴之灾厄与疾病。头戴骷髅冠,腰系虎皮裙。两脚分别踏在两小人之上,其一为婆罗门,另一为因陀罗,表示降服外道邪魔。
此件作品呈现出典型的清代乾隆宫廷造像华丽精美的风格。清代宫廷佛教造像的数量和工艺于乾隆时期达到鼎盛水平,然而注重工艺、制式规范而稍欠艺术表现力是部分乾隆时期造像的局限。此尊大轮金刚手造像在精美工艺的前提下保持艺术感染力,于华丽细节中见趣味个性的特点在清代乾隆宫廷风格造像中是非常突出的,这也是卓越的乾隆宫廷艺术品的共性。这件作品虽然无款,但依据其精美品相与艺术质量,仍可推测为出自乾隆皇家寺庙。
造像整体的形体塑造比例均衡,浑圆立体。主尊身体重心放在右脚,而上肢向反方向张开,整体动势富有张力,气势撼人。三面怒相,额头、颧骨、眉心肌肉隆起,忿怒威猛;发髻高耸,髭须蜷曲,发丝刻画力道遒劲,严谨而不呆板。主尊和明妃的手部的刻画尤为精彩,掌肉宽厚,手指圆润弹翘,八张手掌,手势各异,张张精美,个性分明。主尊口中所衔之蛇,柔韧兼具,蛇鳞分明,动势中流露挣扎之态。主尊脚下承单层覆式莲座,莲瓣宽大,瓣尖锐利,莲瓣上下分饰大小两道连珠纹,严谨细腻,气质庄重。对于大轮金刚手脚踏的两个小人的体态、表情乃至手指脚趾,工匠都进行了细致且个性化的描绘。上臂、手腕、足腕上缠绕的五色蛇饰,蛇头蛇尾婉转扭动,风格古朴稚趣。
对细节的差别化处理,或灵动,或威猛,或庄严,都为这件作品的艺术气质点睛。大轮金刚手这个题材的造像仪轨复杂,处理不当,极易呈现凌乱繁杂、孱弱无力之态,传世的造像中有很多失败的例子。而这件作品在艺术性与细致工艺间取得了巧妙平衡,且鎏金、法器皆保存完整,在现存清乾隆宫廷风格造像中的颇为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