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国际拍卖公司大陆总征处中国征集处
清道光 内青花外胭脂红地轧道洋彩花卉开光五谷丰登图碗
“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道光本朝
D14.8 cm
来源:美国旧金山古董商Rancho Mirage旧藏
道光元年御窑厂恢复大运瓷器烧造,其项目中即包含此套节令膳碗。据统计,从道光元年至九年,大运瓷器中每年烧造各款节令膳碗12件,道光十年至二十七年每年烧造8件,道光二十八年停烧其中3款,剩余5款各烧6件,至道光二十九年最终全部停烧。因此节令膳碗在道光时期的烧造时间最长,目前传世所见也多为道光朝制品。故本品质量上乘,殊为不易,值得关注。
Lot 826
明成化 斗彩莲托八宝纹碗
“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成化本朝
D 17.2 cm
来源:新加坡东南亚陶瓷学会创始人、古董商Helen Ling旧藏
在宣窑斗彩瓷中断三十余年之后,成窑再度恢复明代宫廷斗彩瓷生产,重续瓷坛绝唱,从此以后斗彩发展成为景德镇瓷器的一个重要品类,影响深远。故成窑在景德镇彩瓷发展史的地位非常重要,起到承前启后之作用。当今留存于私人收藏的传世成窑御瓷不过数十件,斗彩者寥寥无几,本品如今现世,难能可贵,值得珍视。
玉器部分
Lot 852
清乾隆 白玉雕群仙祝寿图砚屏
玉16.6×13 cm;H 32.2 cm(含座)
参阅:
1.香港拍卖会,2013年10月8日,lot3042;
2.香港拍卖会,2016年10月5日,lot62。
此砚屏为整块和田白玉雕琢而成,长方形,扁体,玉质细腻温润,晶莹通透,宝光内敛,局部带有洒金皮色,色纯而雅。插屏采双面雕工,正面浮雕群仙祝寿图,楼台亭阁掩映于群山之间,巍峨高耸,山石嶙峋,苍松虬立,山涧溪流,曲径回环,云气氤氲,渺渺乎恍若蓬莱仙境,令人净心敛神,心旷神怡。
背面同样采用浮雕工艺,一株苍松,生长峻峭,直入云霄,一只仙鹤敛翼直立,引颈顾盼,将仙鹤之姿尽展于此,寓意“松鹤延年”。仙鹤神态飘逸,羽毛质感极强,徜徉于苍松劲崖之间,祥云缭绕,尺幅之地运筹帷幄,匠心独具营造空灵雅致之景。
此屏玉质莹润细洁,所雕群仙人物、树木花石、禽鸟祥云构图如画,清新古雅,画面层次分明,线条清晰利落,雕琢技艺高超,工艺细致生动,刀法细劲遒婉,寓意吉祥,素雅清贵,殊为难得。
相近题材纹样的玉屏,山中商会旧藏一例,为圆插屏,与本品工艺、构图风格类似,曾售于香港拍卖会2013年10月8日拍卖会,编号3042,以HKD 3,880,000,成交。另一类例为Roger Keverne 私人珍藏,与本品形制、题材、工艺相似,售于香港拍卖会2016年10月5日拍卖会,编号62,以HKD 2,480,000成交,可兹比较。
Lot 840
清乾隆 御制青玉雕仿古饕餮纹方鼎
H 20.6 cm
参阅:
1.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 青玉召夫鼎”,编号:故00102745;
2.《西藏博物馆藏元明清玉器精品》,西藏博物馆编,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90页;
3.香港拍卖会,2022年5月30日,lot2919;
此件青玉雕仿古饕餮纹方鼎,体型硕大,器形仿古青铜鼎,霸气舒展,威风凛凛,俨然如同一神威大将军。整体以和田青白玉料碾琢而成,玉质温润,天然的十足油性使其精光内蕴,包浆滑熟自然,一望而知为开门的乾隆时期的宫廷玉雕。炉身通体浮雕饕餮纹,眉骨突起,双目炯炯,威严凝重,刻画细腻,颇具镇压百邪之威仪,周围环绕如意云纹和雷纹,整体布局紧凑且富有韵律,衬托出古朴庄重的氛围。口沿雕连绵不断回纹,四角出戟,高立耳。柱形四足,上端亦饰兽面纹,稳重敦实,使器物保持了完美的结构和线条比例。底部中心阴刻填金“大清乾隆仿古”六字隶书款,字体规整优美,主要用砣刻而成。采用青玉仿古青铜器时对于雕琢工艺,结构设计的要求是相当高的,否则不但无法复制青铜器的大气严谨,反而会使玉器本身显得厚重无神。此器无论是雕工,结构都可谓一流,规整气派,古风神韵,属乾隆朝期造办处仿古器物中的上乘之作。
方鼎底部的乾隆仿古款明确此为乾隆时期的仿古玉器。查其同类器,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清乾隆 青玉召夫鼎”,编号:故00102745,与本品玉质一样为青白玉,且形制、纹饰、尺寸等方面极为相似。另有多件乾隆时期仿古玉器底部刻“大清乾隆仿古”款和“乾隆仿古”款,与本品款识风格一致,可作参考。另比较西藏博物馆藏有一件类似的乾隆款碧玉方鼎,均为乾隆时期的仿古玉作,详见西藏博物馆编,《西藏博物馆藏元明清玉器精品》,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90页。
再有,香港拍卖会2022年5月30日拍卖会曾售出一例“清乾隆 御制碧玉雕兽面纹方鼎”,编号2919,以HKD 1,890,000成交。另见一例“清乾隆 青白玉兽面纹方鼎式炉”,曾售于中国嘉德2014年11月20日拍卖会,编号3326,以RMB 1,437,500成交,风格均与本品相似,可兹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