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拍卖公告澳门中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成功交付
黄花梨方材万字纹四出头椅
文/谭向东
一件优秀的家具首先要有独特的设计感,但更高层次的家具设计是让人察觉不到刻意的设计痕迹,仿佛自然天成。这对黄花梨椅,给人的感觉就是如此。
Lot 2403
清早期 黄花梨卐字纹四出头官帽椅成对
59.5×44.5×108.5 cm×2
来源:
1981年11月纽约拍卖会,Lot 287;
1989年9月纽约拍卖会,Lot 394。
椅子主体架构全部选用方材制就,不仅搭脑笔直,扶手以下也都是直材,四足带有挓度和收分,显然是遵循大木作的梁架结构原理。这种横平竖直的造法,不仅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木材的强度,避免因弯曲造成的隐患,更将简约的设计理念发挥到极致。中国最早出现的椅子形象,正是遵循了这样的原则。莫高窟285窟主室北披,绘有西魏大统四年(538年)的绳床。
莫高窟285窟主室北披 绳床
莫高窟023窟主室北壁的唐代四出头椅,与本拍品的主体结构几无二致。
莫高窟023窟主室北壁 唐代椅子
成都博物馆藏成都龙泉驿区五代赵廷隐墓出土陶庭院模型,透过屋檐的缝隙可以看见,屋主人坐于方材灯挂椅上,几个仆佣随侍站立两旁。
五代陶庭院
或许是受到宋代展翅幞头的影响,宋代椅子搭脑有很多是直线型。上世纪末,陈增弼教授再对《宁波宋椅》研究时,参照扬州宋邵府君王氏石刻椅、盐城宋椅、钜鹿宋椅、山东高唐金墓椅、河北孤台4号墓宋椅等实例,复原出宁波宋椅的搭脑。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涌现,更多例子佐证了陈教授的观点。安徽南陵铁拐宋墓属于北宋晚期,出土两件灯挂椅明器。山西大同金代阎德源墓出土杏木椅,直搭脑直扶手。江苏常州武进区村前蒋塘南宋墓出土木椅明器,全用方材。
北宋晚期 安徽南陵铁拐宋墓
宋 江苏常州武进区村前蒋塘南宋墓
南薰殿旧藏历代帝王帝后像轴,其中除去宋太祖、宋英宗、宋宣祖等人坐于宝座之上,其他三十余幅宋代帝王帝后均坐在方材灯掛椅上,制式普通的椅子,依靠装饰之华丽区别于民间,神宗这把灯掛,是其中最简朴的,与1958年河南方城盐店庄村宋墓出土的宋代石椅没有太大的差距,只多了个脚踏。
宋神宗坐像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河南方城盐店庄村宋墓石雕灯挂椅
当然,神宗的椅子之所以显得有点寒酸,可能是出于倡导简朴民风的政治需要。而其他帝后的服饰、椅披和椅子本身都富丽堂皇,椅腿上不仅金漆彩绘龙凤,还以连续的金泡钉作为边饰,因而只有用方材才能提供装饰的空间。
宋徽宗后坐像轴局部
宋代是中国家具迅速发展和完善的时期,无论皇室家具、文人家具,还是民间家具,都呈现出造型和装饰手法的多样性。到了集大成的明代,家具形制逐渐成熟稳定。家具设计随着文人审美的要求得到普遍提升,造就了明式家具的辉煌。而四出头椅是明式家具中造型最具代表性的款式,无论大江南北,无论硬木软木,都有经典之作。明代工匠更是将木材和工具运用自如,无论方材圆材,无论直材弯材,都运用的恰到好处。
这对四出头椅,方材的运用赋予了椅子一种刚毅、坚韧的气质。而四角精心雕琢的委角线,更是为椅子增添了一份柔和与优雅。
明代家具的线脚,借鉴了营造法式的元素,使得家具和建筑空间更加协调。委角线的灵感就取自源远流长的建筑艺术。汉代建筑对审美的高度,表现在线与面的装饰要求上,是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更加满足审美需要,哪怕是柱子,都不可能是简单的堆砌修凿。江苏徐州贾汪区青山泉镇白集村汉画像石墓,堪称完美的地下建筑。不单是墙体和石枋雕琢精美的图案,立柱更是体现古人的审美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