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费用标准成交率怎么样
清乾隆 釉里红穿花螭龙纹双系小尊
专场:盛世龙腾 - 宫廷御用龙纹器物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高度:9.9 cm
来源:北京保利,2011年6月5日,Lot 7274(成交价:RMB 17,250,000)
参阅:
《首都博物馆藏瓷选》,首都博物馆编,文物出版社,1991年,页150,图152
《故宫博物院藏古陶瓷资料选萃·卷二》,故宫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编,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页253,图223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 - 五彩·斗彩》,王莉英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7年,页283,图258
估价:RMB 3,500,000 - 7,000,000
拍品唇口,短束颈,肩部贴双系耳,圆鼓腹,圈足外撇,器型仿古,外壁施白釉,通体以釉里红为饰,自上而下六层纹饰,分别绘蕉叶纹、缠枝花卉纹、如意云头纹、穿莲螭龙纹、蕉叶纹以及回纹。其中腹部绘西番莲螭龙纹为主题纹饰,四降龙穿梭於西番莲间,二龙相对,怒目圆睁,须髮上扬,身形遒劲,穿梭於莲叶中,姿态极为灵动。外底心以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釉里红烧造工艺繁复,呈色极为不稳定,若窯室气氛掌握不准,其色或是暗沉,或是浅薄,皆不堪入目,影响美观,故乾隆早期对此颇为不满。如《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乾隆三年(1738年)载「釉里红龙梅瓶,红龙颜色不好,往好里烧造」。御窯窯工的改进方法,一是通过烧制经验,最大程度上掌控窯室火候;二是改用易於晕散的勾勒平涂法为线描装饰,故乾隆时期所见釉里红器物多见线描绘就,本品亦然。其以鲜艳清晰的面貌呈现於世,与乾隆皇帝对该类器物的勤勉关注不无关系。
乾隆四年(1739年),唐英在京观样并亲自领旨烧釉里红瓷,《清档—唐英奏折六十二号》记载:「窃奴才在京时十月二十五日,太监胡世杰交出釉里红马挂瓶一件,画样一张,传旨看明瓷瓶釉色,照纸样花纹烧造几件送来,务要花纹清真。并将古瓷样式好者拣选几种,亦烧造釉里红颜色,俱写乾隆款送来呈览。钦遵奴才看明釉色,祗领纸样,恭捧到关,即遵旨拣选古瓷、画样内好者数种,一并交窯厂协造葆广等敬谨烧造,并谕俱造釉里红务要花纹清真,釉水肥润,颜色鲜明。俟造得时奴才拣选送京恭呈御览。」本品器型仿古,或为乾隆皇帝亲旨命唐英烧造,此批按「古瓷样式好者」烧造的釉里红瓷器之一。
检索公私典藏,见有四件乾隆朝作品可与其对读。首都博物馆藏有一件乾隆朝釉里红朵莲纹尊,器型与本品相类,丰肩置双绳纹系,及底内收,通体釉里红,绘莲纹、蕉叶纹、如意云头纹等,未绘龙纹,品级不及本品。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乾隆朝斗彩描金璎珞八吉祥双耳罐,肩部置环耳,器身自上而下绘有以璎珞八吉祥为主八层纹饰,斗彩描金装饰效果富丽堂皇。此二件与本品相类,仅足部处理不同。另见故宫博物院所藏一例乾隆朝绿地描金凸花双耳小尊,外壁以秋葵绿釉为地,加以金彩,器身绘装饰性纹样共六层,制作优美,华丽非凡,此式绿地描金凸花双耳小尊华光草堂赵从衍先生旧藏有一对,2018年於香港释出成交价为2410万港元,其珍罕程度可见一斑。
梳理之下,可见此式小尊绝非大量成批烧造的日常陈设用瓷,相似作品中仅本品绘有龙纹,可见本品等级之高。
Lot 910
清乾隆 御制粉青釉浮雕龙凤呈祥纹八方瓶
专场:大道至简 - 宫廷单色釉器物集珍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高度:33 cm
来源:
望星楼旧藏
香港苏富比,1994年11月1-2日,Lot 114
展览: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美术馆,2003-2020年(借展)
出版:《清代康雍干宫窑瓷器:望星楼藏瓷》,叶佩兰及朱汤生,香港,2004年,页188-189,编号70
参阅:
《日本古陶瓷支那古美术展览会》,山中商会,昭和九年(1934年),大阪美术俱乐部,图版774
北京保利,2014年12月3日,Lot 5622(成交价:RMB 13,225,000)
估价:RMB 3,500,000 - 7,000,000
瓶呈八方形,撇口,折肩,长腹,腹下内收,圈足。造型周正,不变形,取「八方升平」之意,寓意吉祥。通体施粉青釉,色泽淡雅。瓶身由上至下共模印9层纹饰,由口沿至足端依次为简体夔龙纹、如意云头纹、蕉叶纹、卷身夔龙纹、如意云头纹、腹部主题纹饰为夔龙夔凤龙凤呈祥纹饰、至下亦置如意云头纹一周、卷身夔龙纹、及足端上侧的蕉叶形如意云头纹一周。外底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方形款识,字体不同於乾隆中期、晚期字体,书写方式较为古拙,笔道洒脱,为典型乾隆早期款识,属唐英督陶时期作品,自此推断此件瓶应为较为罕见的乾隆早期唐窯之作。
此种形制於清代御窯中,多见单色釉作品,市场流通中多见仿官釉、仿汝釉等作品,粉青全身模印纹饰者极少。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清雍正 冬青釉印花夔凤倭角八方瓶」,形制与本品极为形似,唯雍正时期其器型颈部更为收敛,突显其时代的秀雅之美;亦可印证了雍正与乾隆早期御窯之间的形制幻化。已知市场流通者也为乾隆早期作品,如一例与本品形制、纹饰极为相似者可见於《日本古陶瓷支那古美术展览会》,山中商会,昭和九年(1934年),大阪美术俱乐部,图版774。曾於北京保利2014年12月3日,Lot 5622(成交价:RMB 1,3225,000)。另一例与本品形制相似,亦饰粉青地模印,唯腹部饰有粉彩开光山水图者,现藏於香港艺术博物馆。此件来源於香港望星楼旧藏,於明尼阿波利斯美术馆借展多年,来源清晰,传承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