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哈布斯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征集火爆开启2025
明中期
御制掐丝珐琅玉洞仙弈插屏
59×23×60 cm
来源:美国私人旧藏
本品为明代成化、弘治时期宫廷御用监制作(明代御用监是专门为皇帝制作御用器物之场所,相当于清宫造办处),屏心以铜丝作画,珐琅描彩,引玉洞仙弈为意,构绘出一幅工笔重彩的山水人物画。
此件掐丝珐琅插屏,第一,色彩丰富,使用不同色釉超过十六种,在明代掐丝珐琅器中无出其右者。第二,掐丝细致,铜质精纯,掐丝金光熠熠,几乎不见劈丝,工匠为了准确的表达画意,至少选用了三种以上粗细有别的铜丝,匠心所在无微不至。第三,釉料细腻,色彩丰富,发色纯正。第四,尺寸巨大,屏心超过半米,在明代中早期的掐丝珐琅器中,极为罕见。
明仇英《玉洞烧丹图》
此件插屏构图与明仇英《玉洞烧丹图》如出一辙。斧劈皴法将危岩峭石勾画的简洁有力,以青绿设色,层层晕染,即具文人画的秀逸清气,又不失唐宋青山绿水的富丽典雅。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品
Lot 956
元
张成造剔红花卉纹香盘
D 15
“张成造”针划款、“颖川东房”朱漆楷书款
来源:
英國薩里郡私人收藏;
购于伦敦古董商Ben Janssens Oriental Art
香盘木胎,内外黄漆素地上靝朱漆百道。盘心布局与故宫博物院藏张成造剔红栀子花纹盘相类似,均以一朵盛开的大花为主题纹饰,四周辅以四朵小花装饰。近圈足处以针刻划“张成造”三字竖行款,为张成惯用属款方法,中心朱漆书“颖川东房”四字楷书款。是张成传世雕漆中之代表作品,极为珍罕。
漆工名家张成、杨茂、彭均宝三人,皆出自嘉兴府西塘镇杨汇一地,三人中以张成、杨茂最为闻名,代表着元代雕漆技艺的最高水平,在当时即名播海外,其中以日本、琉球等国最为推崇,影响深远。
Lot 957
明洪武
釉里红缠枝花卉纹玉壶春瓶
H 32.8
来源:香港拍卖会,1995年10月31日,lot356;
北京拍卖会,2006年6月5日,lot13
本品作为元明转变过程中的洪武官窑瓷器,在工艺技术上明显继承元代,而又逐渐融入新王朝的审美元素。如多层级装饰及牡丹花瓣边沿留白,叶、茎没骨的表现手法皆取法元代,而胫部变形莲瓣纹不再似元代般片片独立,而是整体相连,恰似底部承接一莲瓣形器座,亭亭玉立,饶有趣味。
洪武时期,釉里红瓷器的极盛,与明廷的高度重视有着密切的联系。红色不仅是明代至高无上的颜色,而且代表着庄严的礼制。高温釉下铜红呈色极不稳定,烧制难度大,成品率低,因此其在中国陶瓷生产史上曾数度中止,因此传世洪武御窑釉里红瓷器益显珍贵,恰若本品灿若明珠,尤值珍视。
Lot 954
明嘉靖
黄地矾红穿花云龙纹罐
H 13
“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嘉靖本朝
带旧包装
来源:埃斯肯纳齐(Eskenazi)旧藏;
玫茵堂旧藏;
香港拍卖会,2011年4月7日,“玫茵堂珍藏”专场,lot66
著录:《玫茵堂藏中国陶瓷》第二册,康蕊君著,伦敦,1994-2010年,第91页,图706
展览:《玫茵堂藏中国陶瓷》(Chinese Ceramics from the Meiyintang Collection),大英博物馆,1994年6月-9月,编号147;
《Evolution to Perfection:Chinese Ceramics from the MeiYinTang Collection》,摩纳哥蒙特卡洛,1996年,编号120
本品著录
嘉靖彩瓷冠绝一时,其间发明甚多,诸种色釉相互交融,铺陈出一个斑斓绚丽的彩瓷世界,其中一式“黄上红”最为名贵,为嘉靖一朝之名品,深得藏家推崇,本品即是当中最为显赫的一例。
明清两朝,黄釉只能属于宫廷皇族使用,以矾红娇黄彩料搭配烧造的龙纹瓷器,最能凸显出帝王用瓷的尊贵,再结合“黄上红”之“皇上洪福”的吉祥寓意,不难推断,本品应是御窑厂专为嘉靖皇帝烧制的御用瓷。同时,“黄上红”瓷器的烧造技术是嘉靖彩瓷中最复杂的,因此运用此技法的瓷器存世罕见,仅见于本品及与本品器型略异的云龙纹罐、黄地矾红云龙纹碗、黄地矾红彩锥拱缠枝莲纹葫芦瓶,还有嘉靖一朝无上名品,五彩鱼藻纹盖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