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艺术品快报哈布斯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快速成交
Lot 951
明正德
青花穿花龙纹尊
D 15.5
“正德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正德本朝
带旧包装
来源:伦敦拍卖会,1976年4月5日,lot161;
玫茵堂旧藏;
香港拍卖会,2011年4月7日,“玫茵堂珍藏”专场,lot60
著录:《玫茵堂藏中国陶瓷》第二册,康蕊君著,伦敦,1994-2010年,第74页,图686
本品著录
此尊外底心青花双圈内书“正德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其“德”字书写颇有特色,心上无横,为此时期官窑款识书写特征。
正德时期烧造的瓷器,上承成化、弘治旧制,下启嘉靖新貌。整体纹饰描绘笔触细腻,青花发色略呈灰蓝,正是典型的国产青料石子青,所呈色泽与绘画笔触相应和,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穿花龙”也称为“花间龙”或“串花龙”,即在龙纹之外配置各种花卉,永宣瓷器已出现,盛行于正德时期,寓意“江山万代,延绵不断”,为正德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装饰纹样。
Lot 975
明万历
青花海水云龙寿字大罐
H 50.4
“大明万历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万历本朝
来源:印度尼西亚私人旧藏;
北京拍卖会,2008年12月6日,lot2404
著录:《明万历·清雍正瓷器》,保利艺术博物馆,2008年,第36-39页
展览:《明万历·清雍正瓷器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08年11月
万历时期,明朝经济虽已现衰落,然王公贵族却更穷奢极欲,万历皇帝本人便不惜动用大量人力物力,为自己大修陵寝,客观促进了瓷器的生产繁荣。此期官窑生产了比前朝更多的大型制品,本品便为其中代表之作,其造型、纹样均具有万历朝鲜明特点。如罐身所绘龙纹龙头庞大,鼻部夸张前突呈如意形,龙眼圆睁,龙爪壮如车轮,凶悍有力,与万历定陵出土之龙纹梅瓶上的龙纹十分近似。所绘树本“寿”字亦为嘉靖万历朝瓷器经典纹样,具有浓郁的道教风格,此后清朝官窑瓷器上类似纹样均源于此。
本品承袭自嘉靖官窑,器形高大壮硕,气势雄浑,其制作相当不易,为万历朝经典恢弘大器。
Lot 967
明成化
白釉加康熙五彩十六子婴戏图碗
D 18.5
“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成化本朝
碗外壁五彩绘婴戏图,外底心青花双圈内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细观本品胎釉可以发现,胎质洁白细腻,颇有明成窑意韵,而彩明显为康熙五彩。因此可初步推测,本品以成化白胎,康熙施五彩绘就而成。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成化白釉碗与本品底款对比
纽约佳士得,2010秋季拍卖会,lot1359
本品所落成化官窑楷书款在传世流通成化瓷器中并不多见,但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一只成化白釉碗,其落“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其款识与本品高度相似,均是“大”字右侧不出头,应为同一人所写。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永乐白釉康熙珐琅彩盘
北京拍卖会,2015年12月8日,Lot862(明成化白胎加康熙五彩)
利用前朝素瓷后加彩是康熙朝颇为常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康熙朝珐琅彩牡丹纹盘,便是以永乐白胎,康熙朝后加珐琅彩制成。以明代白胎,绘珐琅者可见《活计档》。乾隆十九年(1754年),有记载“总管潘凤交,嘉靖明款白磁茶钟八件(二等)、永乐暗款白磁茶钟八件(二等)……着交珐琅处烧珐琅”,可见此举从康熙可延续至乾隆时期。另外,成化素瓷加康熙五彩作品可见北京拍卖会2015年12月8日拍卖会第8621号“明成化 白釉加康熙五彩过枝松鼠葡萄盘”。由此可见,康熙朝在明代素胎后加彩之举时有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