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国际拍卖公司拍卖时间确定快速成交

名称:哈布斯堡国际拍卖公司拍卖时间确定快速成交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5.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20402219

更新时间:2025-07-06

发布者IP:183.9.231.14

详细说明

  哈布斯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时间确定快速成交

  明成化

  青花庭院仕女四艺图大碗

  D 19.7

  来源:北京延古斋张式如(1889-?)旧藏;

  意大利驻中国大使馆参赞葛提尼氏(Claudio Cortini)旧藏,1930年10月3O日购自于张式如,编号97(附葛提尼氏收藏编目卡片)

  葛提尼氏收藏编目卡片

  张式如(1889-?),北京人,民国时期著名古董商、慈善家。张氏自青年时,便涉猎古董艺术品,其后于北京西什库开设延古斋,专营古董珍玩。其在收藏领域不仅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而且慧眼独具,民国时期因收藏宋钧窑天蓝釉玫瑰紫斑渣斗而名噪一时。其与同期海外古董商姚叔来交往甚笃,本品即为张氏早年旧藏。

  ←按住图片向左右滑动可浏览全图→

  此碗外壁以青花通景绘琴棋书画庭院仕女图,画面中庭院中见九位仕女,主仆分明,于庭院中组成抚琴、对弈、观书、赏画四组场景,对应“琴棋书画”四艺。背景勾栏严整,湖石草木多姿,远景云山逶迤缥缈,宛如仙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其一)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其二)

  检索海内外馆藏资料可知,相同时期作品目前仅见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两例,口径为22.5厘米,略大于本品。由此可知成化时期同类作品亦有大、小两个不同尺寸,然其器型、纹饰、青花呈色等与本品颇似,底部亦不落款识。更值关注的是,市场流通中成窑同题材作品目前仅见本品一例,且其来源清晰,传承有序,颇值珍视。

  从图像学的角度来看,此式明代庭院仕女瓷绘题材,深受到宋代院体绘画风格的影响。其装饰元素和绘画风格可追溯宋代《女孝经》图,如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南宋《孝经图》(虽标名为马和之作品,但更类近于院画家马远、马麟父子一派的风格),其多以庭园作为背景,以树石构成图像的界缘区隔图像,树石的描绘精谨,人物衣纹劲健,面貌与动作细腻,设色温雅。仔细对比之下,不难发现明代永宣时期有庭院背景的青花仕女绘画题材,其场景构图和人物绘画细节与此式画风颇似。

  《女孝经图》局部

  据相关学者研究,成化御窑本朝风格成形于成化朝最后十年。在此之前,成化瓷器大多仿效宣德年制瓷风格。与永宣同类型作品相比,成窑作品在继承前朝的同时,又于器型、胎釉、绘画技法以及青花呈色上发生了质的变化,在器型方面,成窑瓷器由永宣时期的斜弧腹逐渐变为弧腹;在胎釉方面,胎体较永宣时期变得更为轻薄细腻,釉面由永宣时期的橘皮油润变得更为清澈透亮;在绘画技法上,永宣仕采用的是工笔点染的绘制技法,而成化则以双钩填色绘成。在青花呈色方面,因成化御窑使用呈色更为稳定的“平等青”料,故而人物细节描绘避免了苏麻离青料呈现晕散模糊的弊端,使得纹饰线条更实,层次更为丰富,人物面部表情也更为具象化。”以上种种变化均可于本品上得到一一体现。

  Lot 962

  明永乐

  青花缠枝花卉纹菱口折沿大盘

  D 38

  带木架

  来源:利国伟爵士(1918-2013)旧藏

  利国伟爵士(1918-2013),香港著名银行家、教育家、慈善家及收藏家。是香港七八十年代少有的几位获英王册封爵士的华人,1997年首批获颁大紫荆勋章的十二人之一。醉心中国文物收藏,与当时知名古董商往来甚密,其藏品以明清瓷器与清代御制玉器为主,在七、八十年代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黄金时代,购得一批罕见珍品,为“敏求精舍”初创会员之一。其藏品近年进入拍卖市场,如香港苏富比2018年秋季拍卖会“利国伟先生旧藏”专场,成为“白手套”专场,成交金额高达1.73亿港元。

  盘通体以青花为饰,盘心饰五朵缠枝花卉,有牡丹、山茶、芍药、西番莲等,内外壁绘十二式折枝花卉,计有萱草、栀子、芍药、荷花、水仙、山茶、月季、牡丹、石榴、菊花等,青花色泽鲜艳,有晕散,浓重处泛蓝黑色,并有“苏麻离青”呈色之铁锈斑痕,时代特征明显。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一例相近尺寸永乐作品,可为参考。

  Lot 963

  明宣德

  青花缠枝牡丹纹骰子碗

  D 26.7

  “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一行楷书款,宣德本朝

  来源:北京私人旧藏,1990年代购自于河北;

  北京拍卖会,2020年12月5日,lot1832

  宣德时期政局比较稳定,经济发展较快。由于景德镇在明代废除了元代的“匠户制”,工匠成为半自由的手工业者,提高了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制瓷业的发展。此碗型吸取前朝式样,成宣德一朝之制,造型端庄敦实,胎体厚重坚致,口沿平切,棱角明显,为宣德碗类最奇特者,近口沿处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单行横款。青花发色浓丽耀眼,苏麻离青积料处经烧制后于器表凝结成黑斑,即所谓“铁锈斑”,后代御瓷争相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