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讨论国丰拍卖有限公司迎春拍征集处
在艺术价值之外,上师像于僧侣生平、寺庙历史以及艺术风格之断代研究之中皆具重要意义。这两尊萨迦传承上师像,书写优美铭文,可知出自木斯塘王室为第四任俄尔寺住持圆寂所供养的一组造像。萨迦班智达造像面容丰润而古典,如菩萨一般,更暗合其被视为文殊菩萨之故。贡噶桑波则笑容欢欣,如真人般真切的情感,极为动人。二尊造像衣服各具风格,一则素面而更注重线条流转,另一则錾刻细腻花卉,仅在底缘泛起小小波浪。值得注意的是,二尊十五世纪造像无疑继承永乐传统,不仅见于整体气韵,更体现于与明早期造像如出一辙的大连珠纹以及尖锐的莲座样式。
上师衣袂飘落,引人怀想北魏微笑的菩萨。月牙形层层衣褶堆叠如牡丹。艺术家以极为精细的笔触,在衣边刻画着莲与卷叶,如流水翻涌。富丽堂皇的图案设计为十四世纪元代风格,而衣物本身难得一见的层层堆叠更应视为西藏对褒衣博带的元代中原审美之借鉴,正如夏鲁寺满壁风动的壁画人物。莲座之样式颇为独特,花瓣圆润平阔,边缘微微翘起,与因明初期影响而形成的西藏十五世纪标志性的细长鼓起的莲瓣形制截然不同。此莲座与印度东北部之帕拉风格、以及西藏于十二至十四世纪之艺术发展核心时期依帕拉遗风而造之不鎏金铜像更为接近,尽管铜像内层莲瓣更为柔和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