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中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参拍流程征集拍賣公示
明仿青铜错金银壶
H 51.5 cm:8kg
来源:
1.恭亲王府旧藏;
2.山中商会(Yamanaka & Co.),1912年。
出版:
1.《恭亲王府珍藏拍卖图录》,山中商会,美国艺术画廊,第325号,1913年2月27日-3月1日。(Illustrated Catalogue of the Remarkable Collection of the Imperial Prince Kung of China: A Wonderful Treasury of Celestial Art, American Art Galleries.)
2.《山中商会欧美分店及美国艺廊等经手中国艺术品资料汇编》P300,山中让、金立言编,上海书画出版社,2025年。
垂鳞纹双兽耳错金银青铜壶同属恭王府旧藏,出现于《恭亲王府珍藏拍卖图录》第325号。此件青铜壶形制特殊,并非典型的西周青铜器样式,而是明代宫廷制作的仿古造型。器物上的夔凤耳“由古出新”,体现出设计上的改变与突破。在吸收商周青铜器元素的基础上,进行了符合明代特点的创新,例如其上的这类红斑绿锈较为生动,属于明代仿造仿制商周青铜器的一处鲜明特征。青铜壶整体保存十分完整,在《恭亲王府珍藏拍卖图录》中可见壶盖之上曾配有玉瑞兽鸟,但由于时代变迁而遗失。
其壶盖为清代配整挖紫檀盖。经研究推测其原盖在明时为铜制,随后遗失,清乾隆时期重新为其配置紫檀壶盖和底座。由此可知以该青铜壶为代表的仿古器物基本上都经过明、清两代宫廷珍藏——在明代宫廷仿造商周青铜器样式制作之后,延续到了清宫,被清宫继续珍藏。此件应属于恭王府中的铜器陈设,推断此类铜器或许是与库中真正的商周青铜器同时陈列。
万历五彩与日本鉴赏史
Lot 2075
明万历 青花五彩荷塘游龙纹出戟尊
来源:日本山中商会旧藏。
展览:
1.中国及朝鲜古代艺术品展览,东京,日本美术协会,1934年5月28日-5月29日。
2.东瀛遗珠—山中商会及日本旧藏工艺精品特展北京,2021年6月3日-6月16日。
著录:
1.《中国及朝鲜古代艺术品展览》,山中商会,1934年,编号120。
2.《东瀛遗珠——山中商会及日本旧藏名窑瓷器》,金立言主编,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页158-159,图58。
参阅:
1.《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下)》上海科技出版社,页182,图171。
2. 香港拍卖会,2002年10月28日,编号534。(成交价:HKD 4,474,100)
青花五彩荷塘游龙纹出戟尊为明代官窑瓷器,其本体及包装均由山中商会经手。此件器为万历五彩的典型。万历五彩是鉴赏历史尤为受到重视的一个门类,如永宣时期的青花瓷器、成化时期的斗彩,嘉靖万历时期便是以“万历五彩”著称。而此件的万历五彩较为典型且色彩丰富,是为业内所推崇的名品。
此尊式瓶较为别致,属青花五彩器,其纹饰主题为同类中少见的荷塘游龙纹饰。器底有大明万历年制的六字双圈楷书款制,内壁的口沿部分有纹饰,可见其烧造工艺的讲究。
青花五彩荷塘游龙纹出戟尊及包装盒
万历五彩与日本鉴赏史有着深刻历史渊源。日本大正时期,正值社会新风潮转变。明治维新后,日本对于日本对于中国陶瓷的鉴赏出现较大飞跃。
以茶道具为例,从江户时期甚至更早历史脉络的推导可见,茶道具在那样一个讲求代代流传有序的世界中很受重视。比如千利休拥有过某件茶碗,然后传至其弟子山上宗二,之后又传至江户时期著名茶道收藏家松平不昧手中。如此这般的传承脉络在茶道器具中颇受重视。而大正时期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中国唐三彩的出土、朝鲜半岛高丽青瓷的出土等让人们耳目一新。受此风潮影响,人们开始脱离茶道鉴赏的背景来单纯地欣赏瓷器、鉴赏陶瓷,由此诞生了一种新的风气,称之为“鉴赏陶瓷”。
在此背景之下,万历五彩得到格外重视,当时的著名画家、文学家等等均以万历五彩为题材留下作品。梅原龙三郎创作的油画中关于万历五彩的题材不在少数,比如用于插花的花瓶等等。日本作家志贺直哉有一本小说的题目为《万历赤绘》,“万历赤绘”便是指万历五彩。
在当时山中商会于日本开展的一系列展卖会里,万历五彩便受此影响而占据重要地位。不过,由于当时市场喜好多为玉器占主流,因此在1913年恭王府专场中并未太多官窑瓷器,拍卖瓷器多以单色釉为主,如豇豆红、霁红釉、苹果绿等。
伯作厥罍与日本收藏之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