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香港鼎汇国际拍卖公司大陆艺术品市场征集处
20世纪初,日本大阪的艺术品交易商山中商会借助万国博览会和东方趣味的兴起,将商会分店扩展至纽约、华盛顿、伦敦等欧美市场。这一举动使得山中商会成功将亚洲艺术品买卖的版图扩展至全球,成为当时最大的中国艺术品交易商之一。
恭亲王府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彼时,清末代恭亲王爱新觉罗溥伟作为主战派,为把清王朝延续下去,怀着较悲壮的“毁家以纾国难”之志,开始变卖恭王府旧藏以筹集军费。恭王府旧藏以其宏大规模与精美品质冠绝一时,堪称清代除皇家以外王公贵族收藏的最高水准,而其市场价值也随之积累上扬。
1912年,山中商会在中国购入恭王府旧藏,次年于纽约举办了远近闻名的《恭亲王府珍藏拍卖》(The Prince Kung Collection)。这场专拍不仅奠定了中国艺术品的国际市场标准,更让世界惊叹于东方文明的精妙绝伦。
封面
爱新觉罗·溥伟
山中商会与恭亲王府珍藏拍卖
据1939年的《山中定次郎传》记载,山中定次郎一行于1912年3月走进恭王府时,眼见之景十分震撼:收藏如意的如意库、收藏书画的书画库等藏品仓库如此庞大又井然有序,管家如抓糖豆一般抓起玉石杂项,并让商会进行出价。最后,商会将书画的部分割舍下来,以30万大洋的价格购入瓷器、铜器、如意、各类杂项、家具等器物,宫廷家具便是在那时流出。
收购恭王府库藏
山中商会于次年(1913年)将这些旧藏运到大洋彼岸的纽约,开展了《恭亲王府珍藏拍卖》(The Prince Kung Collection),该场拍卖持续三天,轰动一时。山中商会十分注重拍卖经营策略,曾在会场采用现代化布展方式:例如将宫廷鸟笼同时挂于会场之上,笼中放入小鸟以营造东方宫廷氛围。此外,随专拍出版的《恭亲王府珍藏拍卖图录》以螭龙玉璧作为封面并附加烫金工艺,可见商会经营宣传手段之超前。
山中商会纽约分店
Lot 2076
清乾隆 白玉海水龙纹执壶
H 21.5 cm
来源:
1. 恭亲王府旧藏。
2. 山中商会(Yamanaka & Co.),1912年。
3. 沃龙•恰特(Voron & Chiat),1918年。
出版:
1.《恭亲王府珍藏拍卖图录》,山中商会,美国艺术画廊,第101号,1913年2月27日-3月1日。(Illustrated Catalogue of the Remarkable Collection of the Imperial Prince Kung of China: A Wonderful Treasury of Celestial Art, American Art Galleries.)
2.《沃龙•恰特收藏中国艺术珍宝》,美国艺术画廊,第69号,1918年3月21日-23日。(The Voron & Chiat Collection Oriental Art Treasures, American Art Galleries)
3.《山中商会欧美分店及美国艺廊等经手中国艺术品资料汇编》P233,山中让、金立言编,上海书画出版社,2025年。
4.《山中商会欧美分店及美国艺廊等经手中国艺术品资料汇编》P2594,山中让、金立言编,上海书画出版社,2025年。
此件白玉执壶来源于恭王府旧藏,出现于1913年《恭亲王府珍藏拍卖图录》第101号。执壶的器形直接仿自伊斯兰银水注,印证了乾隆皇帝推崇仿古玉器,且不拘泥于仿青铜器造型,不断推陈出新。玉质上以珍稀和田白玉雕琢而成,玉质凝润如脂,温润通透,局部自然形成的褐色沁斑更添古雅韵味。体现出乾隆时期玉作用料不计成本。雕工上,严谨工整,一丝不苟,抛光细腻,晶莹温润,具有“乾隆工”的典型特征。纹饰上,器身与盖钮共有大小螭龙四只,寓意苍龙教子。苍龙教子,即希望皇子们能够继承大业,福泽后代。